北冰洋水能吸碳能力很快达到饱和

来源:新京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06:50 

北冰洋是体现全球气候变化最明显的角落,不过,地球科学家与生物学家们一直存有希望,认为北极冰盖消融,海水露出后,可能会成为“吸碳大户”,同时缓解气候变化的趋势。

最近中国国家海洋局参与的国际研究却给这个想法泼了盆“冷水”。在经过高精度数据分析之后,研究者认为,北冰洋中心地区的海水吸收CO2的能力有限,可能很快达到饱和。研究在最新一期的《科学》上刊登。

海洋碳循环:能吸能排

人类活动致使大气中CO2增加,导致全球温度增加,这已成为科学界普遍肯定的事实。海水能够吸收CO2,这更是很早就被认识到的事实。

“人类应该感谢海洋。”研究参与者、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主任陈立奇说,“工业化以来,海洋吸收了人类排放的所有CO2中的差不多30%,大大减缓了大气中的CO2积累,减缓了全球温度的升高速度。”

海洋中的碳循环机制,主要存在两种“泵机制”:“物理泵”和“生物泵”。

“物理泵”的关键在于冷水与热水的区别,冷水中CO2的溶解度高于温暖水体,再加上冷水的比重大于温水,因此,一些高纬度的海域如北大西洋或南大洋,或者中国的东海、黄海等海域,冷的密度较大的水团会在沉降至海洋深处时将大气中的CO2带下去。

相反,纬度较低的海域如赤道海域则不仅CO2的吸收达到了饱和,而且反而会向大气中排放CO2。这些海域,不仅不是CO2的“汇”,反而成了“源”,南海就是典型的CO2“排放户”。即使这样,科学家估计,世界大洋每年吸收的人类排放的CO2仍可达到21亿吨,在减缓全球增温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极地海域对温度变化极为敏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放大镜。科学家认为,虽然这里出现了冰川消融、生态破坏等现象,却可能因此成为“吸碳大户”,尤其是北冰洋。此前,因为冰盖的存在,北冰洋海水的吸碳能力几乎为零。如今,因为冰快速消退,大量开阔的水域出现,且都是温度极低的冷水,可能会大量吸收CO2,减缓气候变化的速度。据之前研究估计,消融后的北冰洋,虽然面积只占了世界海洋的3%,但吸收的CO2可以占到全球海域总吸收量的10%,即可以消除2亿吨左右的大气CO2,这个不小的数字成为无数全球变化后果中的为数不多的“好消息”。

中心区海水几近饱和

然而,最新的研究结果却和此前的研究相悖。据陈立奇介绍,这次研究主要依据中国前两次雪龙号北极考察,这两次考察进入了北极更深处,得到了更多、更精确的数据。

北冰洋的面积约为1400万平方千米,包括近海、边缘海、陆架海以及中心海盘区,中心海盘区占了整个北冰洋一半的面积。此前,因为全部被冰层覆盖,很少有人能进去。

1999年雪龙号只能走到北纬75度就破冰破不动了。2003年第二次北极考察我们可以走到北纬80度,5年后的第三次考察可以进入北纬85度了。”陈立奇说,“这也说明了科学上说的北极快速变化。上世纪30年代北极的变化可以和过去的100年相比,而在21世纪,隔三五年北极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因为进入了北极中心深处的加拿大海盆区,研究人员得到了大量高精度的上层海水CO2浓度的观测数据,发现事实并非原先预计的那么美好:在大洋边缘海区,深海水域接近大陆架地区,CO2浓度大大低于大气浓度,但是在离岸更远的无冰海域,CO2浓度却几乎接近大气浓度,接近其吸碳能力的极限。

“无冰海盆区存在接近大气水平的高CO2值。”研究论文通讯作者、美国乔治亚大学生物地理化学家、曾参与2008年雪龙号破冰船考察的蔡卫君说,“这是以前从未料到的。”

陈立奇解释说:“新的研究中,北冰洋中心地区的CO2吸收能力可能一开始很强,但很快就趋于很弱,甚至到饱和。”

这份名为《北冰洋无冰海盆区CO2吸收能力下降》的研究723日在《科学》网页版刊登,并于730日出版。《自然》杂志在线版也发表首页评论,称该论文“标志着中国气候科学研究正在走向成熟,也是来自中国第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气候研究之一。”

两种“泵”都失效

探究原因,原来两种泵中,“物理泵”的作用并未如人们想象的一样。科学家研究的北极海域不仅受到了北太平洋水团、河流等复杂影响,而且因为表层水是刚溶解的冰水温度较低,而中层海水相对温度较高,两者的温度差导致形成了一层“隔离带”,“就像大楼门口阻隔灰尘的风帘一样,这个隔离带阻隔了碳的吸收,导致表层的CO2很快达到饱和。”陈立奇解释。

“生物泵”同样失效了。生物是吸收能源与碳的关键。海水中的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2,死后则变成深海沉积物,将CO2永久固定,这种吸收碳的能力在科学上被称为“生产力”。如同人的力气来自吃饭一样,浮游生物的“生产力”与营养盐密切相关,然而此次研究发现,因为北冰洋深处营养盐含量很低,极大地限制了北冰洋浮游植物的生产力,其对CO2的固定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这次研究并非定论,仍存在不少不确定性。尽管对北冰洋中心的调查结果让人吃惊,但在外海地区,生物泵依然在起作用,海水吸碳能力依然很强。“为什么中心地区CO2突然增高?别的海盆情况怎么样?是否有更普遍的情况?在更长的时间内会发生什么?这都是要继续进行考察的。”陈立奇说。

【链接】

海洋在变“酸”

海洋吸碳会带来一个棘手的问题。CO2溶于水后形成碳酸,它会使得海洋酸化。科学家近几年才提出这个问题,但很快变成为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在工业化前的10000年中,海水PH值下降了0.1,过去的200年中,PH值同样下降了0.1

随着海洋酸化加剧,外壳为钙质的贝壳、甲壳类动物、钙化藻类、以及珊瑚等将会溶解,这些是组成生物链最底部的浮游生物,一旦它们被“洗牌”,将对整个海洋和全球生物链产生无可预计的破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