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数字赋能海洋渔业 发展有“智”更有“质”

来源:海洋TV   发布时间:2025-07-25 18:14:51 




数字技术,在海洋渔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威海通过构建“数据决策—智能装备—数字营销”三位一体体系,重构海洋渔业发展模式。

在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工作人员正根据海洋站、波浪浮标等海洋观测设施观测的海洋要素及会商研判结果,发布当天的海洋预报及海洋牧场等专项预报。

威海市海洋与渔业监测减灾中心科员李承勇表示,他们在威海近岸海域布设60多个监测站位、6处海洋站和12套在线观测监测浮标,对水文、水质、沉积物和生物生态等35个海洋全要素进行趋势性监测,对刺参、海带、牡蛎等产地开展渔业水域环境监测,及时发布风暴潮、海浪等灾害预警信息,为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持续开展生态数字预报,是威海渔业生产由“经验摸索”向“数据指导”转型的生动缩影。针对近200万亩重点养殖海域,威海在全省率先开展海水养殖容量评估,科学确定养殖密度和适宜品种,全力推进养殖结构优化和产品质量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威海还加快实施11个现代海洋种业建设项目,借助物联网和传感器技术,全方位实时准确掌握育苗过程,有效提升海洋种业“育繁推”能力。
在威海,数字化对渔业产业的影响远不止于此——全国首座深远海养殖综合试验平台“渔机1号”的诞生,进一步推动海水养殖空间拓展;全省首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加快实现捕捞设备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操作;国内首次实现的海参采捕机器人商业化应用,更标志着海洋渔业装备由过去的“劳动密集”跨向“技术密集”。
山东灯塔水母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浩男说,公司充分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实时采集牡蛎采收、清洗和分检等设备数据及进销存等订单数据,深入挖掘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牡蛎产销一体化智能管理,以数字化转型助力提速增效。

山东履信思源防伪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宏坤说,他们为600多户养殖户、500多家经销商提供乳山牡蛎地理标志区域公用品牌防伪溯源保护服务,集成了防伪溯源、智慧监管、金融赋能等多种服务于一体,助力乳山牡蛎量价齐升。

水产品量价齐升,任重道远。威海市相关部门大力引导海洋渔业企业向“数字营销”转型,不断深化与知名电商平台合作,推动京东威海海鲜专卖店、抖音乳山牡蛎生鲜旗舰店、天猫乳山牡蛎旗舰店等网店上线,扩大“威海海鲜”线上版图;持续打造“威海海鲜”网络热点,成功举办“威海海鲜自由行”“威海海鲜美食之旅”等多场推介活动,活动点击量超200万次;设置“走遍四海鲜在威海”抖音话题,发布原创视频52个、聚合话题218个,话题播放量超亿次。2024年,全市水产品网络零售额超10亿元、增长50.4%。
此外,乳山市还携手中国建设银行威海分行,为养殖户提供基于可信交易数据的无抵押无担保信用贷款。《乳山海阳所镇“汇聚·合“蛎””牡蛎产业党建联盟共同体》案例荣获2024年“数据要素×”大赛山东分赛决赛现代农业赛道三等奖。
威海市大数据中心数据资源科副科长张广琳表示,下一步,他们将以海产品行业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建设为抓手,持续培育数据开发生态,科学布局数据应用体系,加快建设数据平台,实现海洋产业全链条数字化升级。


来源 | 威海新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