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
美军新改装的巡航导弹核潜艇“俄亥俄”号可携154枚“战斧”巡航导弹,犹如一座水下导弹库
美国海军俄亥俄级核潜艇潜望镜
近日,三艘美军“俄亥俄”级核潜艇突然同时在亚洲东部和南部的三个军港公开露面。原本只在大洋中“神出鬼没”,极少抛头露面的“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这一次却“集体亮相”。那么,“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战斗力如何?美军这一行动又有什么深层意图?就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国防大学教授李莉。
“俄亥俄”携带战斧巡航导弹对地攻击力强
记者:“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是美国第四代战略核潜艇,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服役,是美国“三位一体”战略核兵力的中坚力量。那么,这一次公开露面的“俄亥俄”级核潜艇与我们此前所熟知的有什么区别?
李莉:“俄亥俄”级本身是美国非常重要的核中坚力量。如按照以前的方案,一艘“俄亥俄”级核潜艇可携带24枚核弹,一枚弹又有8到12个分道弹头。所以可以说,“俄亥俄”是美国的海上核武库。但现在提到的“俄亥俄”,实际上是改装以后的“战斧”导弹艇——也就是把原来战略导弹发射筒拆下来,装上常规的“战斧”导弹的发射筒。一个发射筒现在可以装7枚弹,22个筒就是22乘7等于154枚。此外,它上面还有一个筒是发射特种作战队员用的袖珍潜艇,可以搭载特种作战队员,把他们隐蔽地输送到岸上进行作战。另有一个发射筒,可发射水下无人机。无人机发射时机翼是折叠的,从水下升到水面以后,机翼展开,可搜集情报。等无人机侦查完以后,又可以把机翼折叠,然后掉落在水面上,这时潜艇会从尾部伸出一个钩子,把它从发射管钩进去,这架无人机还可以重新使用。
综上所述,这次现身的这三艘“俄亥俄”核潜艇,实际上都是战斧导弹艇,它们携带大量的战斧巡航导弹,能够对地面目标形成较大的打击能力。
“俄亥俄”级核潜艇改装后火力十足
“俄亥俄”级核潜艇改装后火力十足
记者:美军目前共装备有18艘“俄亥俄”级导弹核潜艇。其中,有四艘经过改装后,不再发射传统的“三叉戟”战略核导弹,而是成为“战斧”式巡航导弹的水下发射平台。美军表示,这些核潜艇具备快速反应能力,其单艇战斗力相当于数艘水面舰艇。
李莉:这四艘“俄亥俄”级潜艇的改装很费钱,它的建造经费每一艘不到20亿美金,但是改装每一艘“俄亥俄”级都要花费10亿美金——这个代价是非常高昂的。之所以美军会这样做,首先是为了保持自身强大、常规的军事威慑能力。如战斧导弹,它一艘艇携带154枚,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大的潜在打击力量。再比如乘3等于462枚,400多枚常规巡航导弹是什么概念?比照一下,海湾战争仅仅发射了288枚战斧导弹。所以,这462枚是很大的一个军事能力的表现。
另外我们还要考虑到,每条艇可以搭载60多名的特种作战队员,那么三艘艇就是180多名特种作战队员。因此把战斧和特种作战队员的数量加起来,就看出实际上美国是在传递一种信息,就是任何人都不要小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力量。
三艘核潜艇同时露面表明美在调整亚太军力
三艘核潜艇同时露面表明美在调整亚太军力
记者:美国五角大楼日前表示,上述三艘核潜艇的同时露面“纯属巧合”,而不是针对任何国家的行动。那么,美军的这一行动背后真的没有更深层的战略意图吗?
李莉:显然,这肯定不是巧合。三艘核潜艇同时现身,这种情况非常罕见。更不要说这次现身在亚洲地区一些重要的军事基地。从这个情况来看,背后的原因可能有这样几点:第一,美国是在为目前的“环太平洋-2010”演习在造势。因为目前在夏威夷海域进行的“环太平洋-2010”演习,要持续到8月1日。
第二,这三艘核潜艇不是临时性的露一下面马上就回去,它的定位应该是部署。既然是军事部署,它就包含有一定意义的长期意图。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每一艘“俄亥俄”级改装后的战斧导弹艇,它都有几倍于水面舰艇的火力,而且可以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对各种军事威胁作出快速、灵活的反应,就这一点来讲,我认为美国很重要的一个意图就是在亚太地区的兵力调整。
第三,这可能是发出一种威慑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