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企鹅奋力向岸上的礁石爬行。范建摄
在新西兰基督城国际南极中心,企鹅水族馆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世界上少有的蓝企鹅(Blue Penguin)。蓝企鹅也叫阿德利企鹅,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企鹅,一只成年蓝企鹅的身高才45厘米。因为它弱小,它也成了其他动物的美味。如今,这个家族的企鹅数量越来越少,成了濒危物种。
南极有企鹅1.2亿只
据鸟类学家长期观察和估算,南极现有企鹅近1.2亿只,占世界企鹅总数的87%,占南极海鸟总数的90%。数量最多的是阿德利企鹅,约9000万只,其次是帽带企鹅,约300万只,数量最少的是帝企鹅,约57万只。
据工作人员介绍,南极的企鹅有7种:帝企鹅、阿德利企鹅、金图企鹅、帽带企鹅、王企鹅、喜石企鹅和浮华企鹅。这7种企鹅都在南极繁殖后代。
而我们在国际南极中心看到的只有蓝企鹅。它们像鸡一样大小的个子,走起路来,一摇一摆,憨态可掬。一会儿在水里游泳,一会在岸边伫足观望。十分可爱。
在后台观看蓝企鹅,可与它近距离接触,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触摸、喂食、捧抱。但需要再买20元纽币的门票。我们抱起了蓝企鹅,像对孩子一样,抚摸着它们。小家伙发出叫声,有些哀怨,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蓝企鹅体重约4.4—5.4公斤。蓝黑的背部和白色的腹部,眼睛为黑色,全身淡蓝色,头部呈蓝绿色,嘴为黑色,嘴角有细长羽毛。当它在海里游泳时,可以看到黑色的背部,上岸后,可见白色的腹部。它的翅膀退化,呈鳍形,羽毛为细管状结构,披针形排列,足瘦腿短,趾间有蹼,尾巴短小,躯体肥胖,大腹便便,行走蹒跚。据说,它能下潜175公尺去觅食,游速可达每小时15公里,并可跳高达2公尺上岸,以逃避海豹的捕食。工作人员给我们磷虾喂它们。当我们把它放到池塘里,面对岸边湿滑的石头,它笨拙得却怎么也爬不上来。有的时候,一不小心还要掉到水里。
企鹅是一夫一妻制
工作人员一边给它们喂食,一边说,企鹅是一夫一妻制,通常每年繁殖期都是同一个配偶,夫妇彼此靠叫声来找到对方。它们一次生两个蛋,越多企鹅聚在一起越能互相提防海燕及贼欧来偷袭它们的孩子。
冬天时他们常成群结队地在浮冰或冰山上活动,春天一到即返回陆地栖息处。要想在大自然看到它们归巢的壮观场景,需要到距此20多公里的野外,而且是傍晚。通常,雄企鹅会先抵达并以鹅卵石修复自己的巢,雌企鹅则慢数日抵达,在交配后产下两个蛋,并交由雄企鹅孵蛋4周;此时,雄企鹅已失去一半体重。在喂食时小企鹅常会追着父母跑,否则就得不到食物!
为什么北极没有企鹅
我们得知,企鹅主要生活在南极洲一带。为什么同样严寒的北极却见不到企鹅?原来,很久以前,北极曾生存过一种企鹅,后来灭绝了。这种企鹅,人称 “北极大企鹅”,身高60厘米,头部棕色,背部的羽毛呈黑色,很像穿着夜礼服的外国绅士。它们生活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加拿大和俄罗斯北部的地区以及所有北极的岛屿上。最多时,数量达几百万只。
工作人员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大约1000年前,北欧海盗发现了大企鹅。从此,大企鹅的厄运来临。特别是16世纪后,北极探险热兴起,大企鹅成了探险家、航海者及土著居民竞相捕杀的对象。长时间的狂捕滥杀,导致北极大企鹅彻底灭绝。
科学家推测,企鹅不继续向北挺进到北半球的原因,可能是忍受不了热带的温暖。它们分布范围的最北端与年平均气温20℃区域非常一致。温暖的赤道水流和较高的气温形成一个天然屏障,阻隔了企鹅跨越赤道北上。它们必须呆在由来自南极的冰雪融化的水或由深海涌来的较冷的海域里。
气候变暖使蓝企鹅减少到9000对
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期,南极企鹅与南极的海豹和鲸一样,曾被南极探险者捕杀过,用来提炼油脂、加工食品,据说味道鲜美。20世纪后期,有的国家又曾提出过捕杀企鹅的主张,但因国际上未达成一致意见,故未生效。由于企鹅不会飞,再加上它憨厚及与人为善的习性,所以难逃厄运。
近年来地球气温升高,气候变暖,致使生活在南极地区的蓝企鹅数目已从1975年的1.5万对减少到目前的9000对左右。这也警醒人类对全球环境变化的重视。
感受 写完企鹅,忽然传来哈尔滨动物园里引进的企鹅也孵化出了小企鹅的消息。这对很少看到南极企鹅的中国观众来说,着实是个意外。在中国的环境下,也能生长这种珍稀动物,是个好事。蓝企鹅走起路来,一步三摇,憨态可掬。企鹅的最大特点,便是一个“憨”字。其实,这种憨里蕴藏着一种大智若愚。在人与人相处的的过程中,我们又不由自主地想起企鹅来。企鹅不畏严寒,在恶劣的环境下照样生存。而企鹅可贵的憨态,在人类世界,却并不多见。甚至,当人们的憨态显露时,却会引来一阵嘲笑。不知企鹅听到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