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学习贯彻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就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准确把握人才发展规律,以开阔的视野审视人才工作,以创新的思路引领人才工作,以科学的方法推进人才工作,以过硬的队伍落实人才工作,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一、抓好学习宣传,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着眼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大局,提出了一系列人才工作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才理论。提出的战略目标高瞻远瞩,确定的指导方针科学有效,做出的总体部署符合国情,采取的重大举措具体明确,具有很强的理论性、指导性、政策性和针对性。
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基层、取得实效,首先要在学习宣传上、全面把握上、结合实际上下功夫。青岛作为自然资源相对不足的地区,尤其需要把培养人才、吸引人才、服务人才、用好人才,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性工作,作为调结构转方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推进“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的有效举措,使人才真正成为青岛科学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和《人才规划纲要》作为当前组织工作的主要任务,组织人事干部要率先学习、带头学习、学深学透学精,奠定思想基础。 要开展广泛深入宣传,结合青岛发展历程,宣传走人才强市之路的必然要求,宣传海尔、海信等名牌企业人才兴企、技术立企的成功经验,宣传海内外人才来青创新创业的先进典型,引导全社会深化对人才工作会议和《人才规划纲要》的理解认识,深化对新形势下人才工作指导方针、战略布局的理解认识,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形成共同参与人才工作、积极支持人才发展的社会共识。
二、服务科学发展,突出抓好高端人才引进
当前青岛正在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高端产业聚集区和生态文明示范区。面对新的重大发展机遇,青岛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人才,特别是带动力强的高层次人才。
近年来,青岛市抓住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人才回流机遇,于2008年底制定出台了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来青创新创业发展的办法和人才评价认定、跟踪服务等13个配套实施细则,计划用3-5年时间,引进2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今年为促进社会公共事业和前瞻性产业发展,启动了以卫生、教育、文化等为重点的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专项计划,面向海内外引进了第一批136名急需高层次人才和一批海外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团队领军人才。截至目前,已有4人进入中央“千人计划”、15人进入省“万人计划”,海尔集团被评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要抓住学习贯彻人才工作会议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构筑人才发展的比较优势,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组织实施好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组织举办“2010中国青岛人才项目洽谈会”,优先引进能够抢占国内同行业制高点的高层次人才,优先引进具有领军作用的学科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优先引进国内一流、有影响的知名专家学者和高精尖人才,优先引进有利于提升水平、形成品牌的高层次人才,努力做到人才战略与发展战略同步。
三、搭建有效平台,着力激发各类人才创造活力
用好用活人才、提高人才效能,既是推动科学发展、体现人才价值的客观要求,又是人才发挥作用、建功立业的迫切愿望。既需要科学有效配置人才资源,又需要为人尽其才创造适宜环境。近年来,青岛市以人尽其才为根本,着力优化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积极为人才的成长成才创造条件,使人才能够发挥最大潜力,实现最大价值。如通过举办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读书班、赴发达国家交流研修等方式,加强人才教育培养。十多年来坚持评选表彰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重奖为青岛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最高奖金100万元。
下一步,要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当务之急,深刻领会人才发展以用为本的理念,把握好人才工作的价值取向。要根据人才需求,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抓住转方式、调结构带来的发展机遇,突出抓好“两个引进、两个优化”,即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带入高端要素,积极引进科研大院所,带入高端人才;不断优化发展空间,增强城市承载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城市软实力,为人才提供广阔舞台。建设好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中心等高端人才聚集的载体,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培育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的沃土。着力推进高新区、开发区、保税港区、出口加工区、留学生创业园等园区建设,使之成为“人才特区”和创新创业的先导区。
四、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完善人才工作机制
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也是抓发展。要把人才工作放在党委政府的重要位置,在推动城市转型发展中统筹谋划和推进人才工作,把人才优先发展的要求具体化、政策化、项目化,贯穿在科学发展的各个方面、每个环节,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要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从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等方面形成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一整套机制。要深入实施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健全人才工作考核评价机制。要发挥好青岛高级专家协会和驻青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议平台作用,建立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双向合作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向企业聚集和自主创业,使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更加有效。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为做好人才工作提供充足的资金保证。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