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垦利县产学研结合为海洋渔业经济装上“科技引擎”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日,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黄河三角洲海洋渔业科研推广中心在垦利县挂牌成立。仅过一天,垦利县和省淡水水产研究所签订合作协议。近期垦利县还将与青岛农业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共建1000亩产学研示范基地。一系列海洋渔业经济科研项目合作正式展开,标志着垦利海洋渔业经济自主创新能力将由此迈入一个新境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洋渔业经济新科技将为垦利县海洋渔业经济的跨越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与院所高校联姻,为海洋渔业经济装上“科技引擎”。近年来,垦利县明确提出,要坚持“科技兴渔”,提高海洋渔业经济核心竞争力,加强产学研合作,鼓励自主创新,加快推进海洋渔业科技产业化,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先后和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烟台大学、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达成了合作协议或意向,共建现代渔业研发中心和科研推广中心,建设科研基地3400多亩,进行转变渔业发展方式、养殖品种换档升级、养殖生态高效模式等课题研究,为垦利县发展生态渔业、高效渔业和品牌渔业,进行海洋渔业结构调整提供科技保障。
牛刀小试,产学研合作初战告捷。短短一年时间,产学研合作就取得了可喜成效,由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承担的“黄河入海口海参池塘生态养殖模式研究”和“‘东参西养’集成技术推广” 国家公益性项目,取得了显著成效,试验的海参池塘移植大叶藻生态养殖模式,为海参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海参放大苗养殖模式,巧打时间差,有效的降低了养殖风险;海参小白点放养模式,充分利用养殖环境,极大的降低了养殖成本,这些养殖模式的试验推广,为垦利县10万亩海参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产学研引路,海洋渔业经济前景广阔。产学研基地将依托其科技优势,更好地利用垦利县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突破自然条件的不利因素制约,为海洋与渔业发展寻求新的出路,共同攻克海洋渔业经济科技难题,开发海洋渔业拳头项目,加大对黄河口大闸蟹、海参等优势主导产业的研发与提升,带动渔业企业和渔民推广应用新技术,推行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理念与模式,突破当地现有的海洋渔业格局,提升养殖档次和区域性海洋渔业竞争能力,为垦利县海洋渔业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崭新的动力,带动整个黄河三角洲地区海洋渔业经济的发展。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