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北海新区具有独特的发展优势
记者: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滨州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作为滨州黄三角开发建设的前沿阵地,北海新区自身具备哪些优势条件?
袁朝晖:首先,滨州北海新区规划控制面积1200平方公里,海岸线
以先行者的姿态,走出一条黄三角开发建设的开拓之路
记者:
袁朝晖:滨州北海新区是国务院批复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四个临港产业区之一,是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示范园区。快速实现北海新区崛起、腾飞,实现滨州市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开发率先突破、率先发展,我们深感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一个新班子,我们将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使命感,以百倍的信心,百倍的努力,投入到新区的开发建设中去。
当前,环渤海区域内呈现出了千帆竞发的激烈竞争场面。天津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地区的增长中心,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以黄骅港为龙头的渤海新区建设也如火如荼;莱州港、潍坊港、东营港都被确定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莱州、潍坊两市临港产业区都被确定为省级经济开发区;东营临港产业区已由省级升格为国家级经济开发区。与他们相比,滨州是这一区域比较薄弱的一环,大港尚未建成,疏港路没贯通,铁路运营刚起步,临港产业区刚启动,重大基础设施严重滞后。但越是如此,我们就更应坚定信心,创新创造,以先行者的姿态,以饱满的热情,扎实苦干,杀出一条血路,走出一条黄三角开发建设的开拓之路。我们将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多元开发、块状隆起、递次推进、集约发展"的原则,按照"以港兴区、基础立区、产业富区、环境活区"的工作思路,狠抓基础配套、招商融资、项目建设三大重点,积极发展油盐化工、清洁能源、船舶制造、生物制药、现代物流五大产业,北接天津滨海新区,南融济南都市圈,着力打造"两区"建设的有效载体,努力实现"一年扎框架,两年出形象,五年大变样,十年大跨越"的目标,将北海新区建设成为黄河三角洲新的经济增长极。
热情欢迎各县区及大型企业入驻新区
记者:滨州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举全市之力建设北海新区,近期,你们将如何创造条件积极接纳?
袁朝晖:北海新区是全市人民的北海新区,我们将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理念,积极创造条件,以良好的环境接纳各县区及大型企业入驻新区。
一是高起点完善各类规划编制。学深吃透《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精神,进一步修订完善《北海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和《产业布局规划》,并完成审批;完成规划建设区350平方公里的规划和区内重大基础设施专项规划并迅速做好临港工业起步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生活服务中心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是强力推进滨州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强力推进滨州港建设。2010年计划投资16.89亿元,在实施2×3万吨级码头、防波堤一期、临港防潮堤三大工程建设的同时,抓好引堤配套完善工作;抓好徒骇河和大口河1000吨级航道整治,积极推进套尔河码头群建设;完成3×5万吨级(结构预留10万吨)液体化工码头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同时,积极推进中聚能源码头及大型物流园区项目建设和疏港公路和疏港铁路二期工程建设。三是积极快速扎实地推进临港产业起步区建设。按照《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搞好新区功能定位,甩开膀子,大干快干干好,投资16亿元,重点抓好起步区路网、老黄河古道整治、绿化亮化工程、污水处理厂、水电讯管网、天然气管网、热电及管网、星级宾馆及住宅、公寓楼等九大工程建设,达到项目入驻、生活配套的条件,提高项目承载能力。四是积极推进防潮堤建设。在对现有防潮堤评估的基础上,本着"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海后河、先急后缓"的原则,按照五十年一遇的标准,新建并加宽、增高、衬砌现有防潮堤,提升防潮能力。五是千方百计招商融资。借助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千载难逢发展机遇,按照边建设、边招商、边融资的思路,广泛宣传推介,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采取产业招商、项目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展开全方位、多层次招商活动,引进油盐化工、海洋装备、基础设施、临港物流、冶金、建材、新能源、旅游、高新技术等临海临港产业。重点抓好融资平台建设,组建北海新区开发投资公司,市场运作,滚动发展,壮大融资能力。
“新”字当头,创新体制机制
记者:按照北海新区总体规划,五年或者十年后,北海新区将会是一个怎样的面貌?
袁朝晖:北海新区是我省首个以新区命名的经济区域,各项工作都要以"新"字当头,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性地研究制定土地、招商等配套政策,不断助推新区的快速发展。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生产总值翻一番。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循环经济体系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高,成为滨州市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的先行区。通过十年努力,到2020年,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高度融合,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形成竞争力较强的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开放型经济水平大幅提高,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率先建成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国家级高效生态经济区。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