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区域合作之路愈走愈宽。在天津举行的环渤海省市深化合作座谈会上,京津冀辽鲁五个省市最终形成建立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加强港口间的联合与协作等八项共识,欲以区域合作的力量实现互利共赢,真正把环渤海地区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增长极。
环渤海地区是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是我国城市群、港口群、工业群最密集的地区之一。统计显示,2006年环渤海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万亿元,占全国26%。
根据此次座谈会形成的共识,环渤海5个省市将在8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区域合作。一是建立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二是加强港口间的联合与协作;三是扩大能源与产业合作,推进区域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大能源项目的合作;四是加强科技合作与创新,探索建立区域科技项目合作机制和成果转化平台;五是深化区域金融合作,建立环渤海区域金融系统信息交流制度,逐步实现区域内支票通用,畅通跨区域结算渠道;六是共同治理和保护环境,建立环保联席会议制度和海洋事务协调合作委员会;七是加强旅游和文化交流,筹建北方旅游联合体,研究环渤海邮轮开发计划;八是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建立区域高层定期联系制度。
山东省有关负责人表示,黄河三角洲地区是山东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之一,目前该区域的发展规划正在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中,希望能借助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战略机遇,为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搭建新的合作平台,促进黄河三角洲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