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 五个“着力”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活动的部署要求,迅速行动,及时召开党委专题会议和全局干部会议,传达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动员会议精神,认真学习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重要讲话,深入组织发动全系统干部职工进行转方式、调结构大讨论。通过学习讨论、查摆问题,确定了从五个着力入手,积极组织实施“渔业增长方式转变行动”, 力推转方式调结构。
一是着力发展临港经济,推进二三产业发展
以“渔港现代化、渔业产业化、产业多样化、渔区城镇化”为目标,加快下营一级渔港建设,发展临港产业。着力抓好下营港海产品交易市场及沿海物流园区建设,促进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抓好水产品冷藏区和精深加工区建设,发展临港水产品加工业,培育发展临港工业;加快港区特色餐饮及休闲观光等功能发展,打造休闲渔业基地;积极申报国家中心渔港建设项目,逐步建成国家中心渔港,将下营一级渔港打造成为拉动下营周边、带动渔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沿海渔区特色板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二是着力提升养殖业水平,推进现代渔业发展
紧紧抓住国家鼓励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机遇,以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为方向,积极争取中央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强海水养殖池塘及配套设施的建设,加快现代渔业发展。大力实施“统筹发展”战略,着力发展“五大产业(海水池塘生态养殖、海水育苗、工厂化养殖、滩涂贝类增养殖、浅海扇贝养殖)”,做强“六大优势品种(三疣梭子蟹、对虾、扇贝、文蛤、青蛤、半滑舌鳎)”, 努力构建高素质的现代渔业产业体系。以海参池塘养殖、浅海筏式养殖为重点,培育新渔业支柱产业,年内发展海参池塘养殖7000亩,新增浅海筏式扇贝面积6万亩。
三是着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推广
以“省海水养殖研究所试验基地”、“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试验基地”三大基地为平台,加强新技术、新品种的研发推广,大力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程,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培育新型渔民,有计划地培育现代渔业建设的带头人,为科技兴渔提供人才、技术保障。加强与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水科院黄海所合作,重点解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与推广,加速我市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带动技术升级和产业转型。
四是着力转变渔业发展方式,提高渔业整体效益
加快培植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大政策扶持、资本运营和资源整合力度,大力培育产业基础好、发展后劲足、带动能力强的渔业生产、加工、营销龙头,力争年内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积极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深入挖掘水产品及渔业文化内涵,发展新型特色渔业,建立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3个。加快发展运营能力强的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着力解决渔业专业合作组织的运作机制问题,切实发挥各级渔业协会和渔民合作社的集聚能力,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解决千家万户生产与市场对接问题。
五是着力实施商标战略工程,发展品牌渔业
通过展览、展销、推介会等形式,加大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昌邑大对虾”的宣传力度,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产品的无形价值,同时拓宽销售渠道,促进渔民增收。加快推进“昌邑虾皮”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申报工作,鼓励支持企业、合作社等渔业经济载体注册产品商标和集体商标,努力在全市培育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诚信体系完善、影响力较强的渔业品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