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发挥自身优势促进蓝色经济快速发展

来源:新浪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47:5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威海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指示和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强力推进,蓝色经济区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实现渔业总产值608亿元,整船制造能力200万载重吨,完成港口吞吐量4118万吨,集装箱吞吐量62.13万标箱,接待海内外游客1870.9万人次,并网发电的风电装机容量超过13万千瓦。

一、在健全机构的同时,高质量编制总体规划。成立了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领导小组、工作推进协调小组,设立了正处级的市蓝色经济区管理办公室,各县市区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工作机构,保证了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编制完成了威海市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提出在“一线两区四带”总体布局下,重点规划建设六大海洋优势产业基地和十大高端产业聚集区。

二、在落实规划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规划印发实施以来,威海市按照“一张蓝图、分步实施,科学定位、差异发展”的原则,强化措施,落实责任,形成了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中心市区的环翠区、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工业新区着力发展高端产业,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集中打造威高、三角、光威等高端产业聚集园区,使其成为该市蓝色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荣成市大力实施“耕海牧渔”,做大做强海洋渔业、造修船业、滨海旅游业和水产品精深加工业。2009年,该市海产品加工企业达到700多家,实现产值185.4亿元,获得中国海洋食品名城称号。文登市以把南海新区打造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范区为目标,要素向南海集中、精力向南海倾斜,着力建设蓝色科技新城、滨海旅游圣地。乳山市充分利用和保护岸、滩、湾、岛、海资源,成功培育了“母爱圣地、幸福乳山”的城市名片。

三、在抢抓发展机遇的基础上,认真谋划今后工作重点。一是研究完善常态机制。继续抓好组织推动、规划协调、产业研究、行业监测、项目调度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统计、监测、评价、调度、考核等机制。围绕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搞好蓝色产业项目的筛选论证工作,加快建设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推动蓝色产业优化升级。

二是建立健全科技人才支撑体系。重视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建立国家级、省级蓝色经济发展研究机构,扩大威海作为“深蓝区”的海洋科技的引领权、海洋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实施“十百千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全年新引进各类人才1万名。

三是强化各项政策扶持。在用足用好用活现有政策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相关政策,形成鼓励扶持蓝色经济区建设的政策体系。以国家实施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城市示范和“金太阳工程”等项目为契机,加大上级资金争取力度,发展绿色、低碳、高效经济。调整海域使用金使用方向,重点支持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生态整治示范工程建设。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探索研究设立市级“两区”建设引导资金。

四是做好迎接国家有关部委调研的准备工作。积极做好迎接国家有关部委到威海开展规划调研工作,精心谋划调研路线,确定考察的重点园区和项目,制定行政接待方案,积极争取国家的支持,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贡献。

五是进一步修改完善规划。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总体规划纲要》,对威海市规划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完善,确保与全省总体规划的协调对接,充分发挥规划对蓝色经济区建设的纲领性指导作用。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