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弗吉尼亚”级级攻击核潜艇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美国保守派“人事”杂志(Human Events)网站2010年5月29日刊发题为“中国的远海挑衅”文章,对中国海军的发展做出评论,文章称中国扩展的贸易利益连同其新的海上战略,加上“进攻性”的海军能力,要求华盛顿做出一些强硬断然抉择。目前看,奥巴马政府计划在亚太地区维持一种可靠的力量,它最近从大西洋调遣数艘核潜艇到太平洋,以帮助监视中国的潜艇部队。
文章首先说,中国在远海“挑衅性”的动作、迅速扩展的海军力量以及新的全球战略,表明中国谋求与经济地位同样的地缘政治权力。这就是为何美国或者选择容忍即将到来的“力量对等的竞争对手”(Peer Competitor),或者冒着与崛起中的强国爆发军事冲突的危险。
文章继而提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在今年4月份在东海的动作,提到中国警舰队穿越了宫古海峡,中国的舰载直升机近距离飞跃了日本舰只,引发日本严重关切。日本外相冈田克也(Katsuya Okada)还在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表达了对中国海军实力和核武库的担忧。文章还称,美国海军也是与中国“冲突的受害者”,在2001年中国的战斗机与美国海军EP-3侦察机相撞,美机迫降中国机场;2007年一艘中国的“宋”级潜艇“危险地”从水面上接近了在太平洋上演习的美军“小鹰”号航母;而去年在南海地区发生了中国舰只与美国海军“无暇”号间谍船对峙事件,双方仅仅距离25英尺。文章评论说,上述事件表明中国海军正在扮演一种新式的“危险的”角色。
文章分析说,中国寻求大规模海军的举动不仅仅意在保护贸易通道,中国上升中的“民族主义”瞄向了日本和美国——它们是中国长期以来的海上敌手。较大型的海军提高了中国的民族自豪感,有助于最终实现完全统一,有助于掌控海岸线之外的有争议的海岛,在那里构成一个新的外围防御安全带。这种多面的举动促成中国战略军事转变,美国五角大楼在2010年的《四年防务评论报告》中提到这种转变:“中国军事开始发展新的任务角色以及支撑起崛起中的地区和全球利益的能力”。
文章还说,中国经历了二十年的防务费用两位数增长,这根本上增强了海军力量。225,000人规模的海军分为三大舰队,配备了260艘舰艇,包括75艘主要战斗舰艇和超过60艘潜艇,而美国海军有286艘战斗舰艇,尽管在质量上要优于中国海军。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威拉德上将在今年3月份称中国海军的发展“相当令人吃惊”,主要的担忧是中国军事现代化看起来是在谋求挑战美国在这一地区的行动自由。而中国海军“相当令人吃惊”的发展就包括计划在2015年前部署两艘航母,中国已经获得了四艘退役的航母,一艘从澳大利亚获得,其他三艘来自苏(俄),在3月21日前苏联制造的航母——“瓦良格”号翻新之后离开大连的干船坞,如今正在进行电子系统和武器系统的安装。
文章还提到了所谓中国的“珍珠链战略”,还提到中国从2008年开始派遣编队赴亚丁湾护航,今年三月两艘中国战舰停靠了阿布扎比,这是现代中国海军首次靠港访问中东国家,中国还在商谈寻求在伊朗的新停靠港口。中国扩展的贸易利益连同其新的海上战略,加上“进攻性”的海军能力,这就要求华盛顿做出一些强硬断然抉择。文章提出,美国是否依然在亚洲担负保护经济和安全利益的责任?目前看起来,奥巴马政府计划在这一地区维持一种可靠的力量,它最近从大西洋调遣数艘核潜艇到太平洋,以帮助监视中国的潜艇部队。
文章还说,美国应当促使中国掀掉其军事计划和地缘政治意图的神秘面纱,安全合作计划如联合演习、军事交流等能够减缓紧张,“机动空间”(maneuver-space)协议可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中国正在迅速崛起为海军强国,不久将变成美国力量对等的竞争对手,华盛顿应当利用每次机会与北京接触以促进中国的(军力)透明,在亚洲维持可靠威慑的同时与中国合作,否则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将不可避免地(与中国)冲撞、很容易走向新的“冷战”或者更糟。
文章在末尾注明作者简介:罗伯特-马金内斯(Robert Maginnis)是一名美国退役陆军中校,国家安全和外交事务分析师,美国陆军高级战略分析师。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