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赤潮灾害应以预防为主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4:45 

提起蓝藻、赤潮灾害,是一个令人沉重的话题。近年来我国近海赤潮频发、危害严重,已给我国海洋经济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究竟是什么引起的这些水中藻类的爆发,应该如何解决呢?
赤潮是海水中的某些浮游生物通常为藻类植物,在适宜的海洋环境条件下暴发性增殖或聚集引起的生态异常现象,从而使海水变色发臭。这种恶劣的水环境给各种水中生物带来的是灭绝之灾。
目前我国的赤潮研究工作经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对近海有毒赤潮发生的生态学、海洋机制及预测防治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处在对赤潮的发生机理与机制的基础研究状态。
在赤潮的管理等方面已开展了“中国赤潮灾害的预警预报服务”。我国的赤潮灾害预报经过“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点项目——“赤潮灾害预报技术研究”已取得重要进展,并已通过国家有关部门验收。该课题利用卫星遥感探测技术,建立了赤潮遥感监测模型,并进行跟踪预报;初步探讨了赤潮数值预报技术;建立有毒赤潮诊断技术指标;开发了中国海区赤潮信息管理系统;编制了《赤潮灾害信息标准化技术规范》等。目前,国家海洋局不断加大对赤潮监控的力度,已在全国重点海域建立了33个赤潮监控区,其中北海11个,东海13个,南海19个,开展高频率、高密度的监视检测,做到监控区内赤潮发现率百分之百。
研究一下我国赤潮频发区的分布不难发现:这些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的河口和内海湾海域,而这些海域正是沿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排水、江河径流的排放区,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富集,使氮、磷等营养盐物质大大超标,造成海域水质富营养化。海水富营养化是为赤潮生物快速生长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中国海洋赤潮频发危害加剧陆源污染是罪魁祸首。因此控制和治理陆源氮、磷等营养盐污染排放是预防赤潮发生的有效措施。
一、控制磷污染应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在流入水体中磷的来源主要是农田中被雨水冲走的磷肥、与磷化工有关的工业污水及含磷洗涤剂废水。据统计我国每年生产的各种洗涤剂如洗衣粉、餐具清洗剂、金属清洗剂等等已达到400万吨,三聚磷酸钠是生产洗涤剂的基本原料,年消耗量在60万吨~70万吨。这些磷酸盐随洗涤废水排放掉,大都流入了江河湖海。根据地区环境的不同约占排入总磷量的20%~60%之间不等,已大大超过水自身降解的能力。
含磷洗涤剂的洗涤污水排放,是水域中磷酸盐的主要来源之一。如果在国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即:洗涤剂禁磷。那么至少可控制住洗涤剂污水中磷酸盐对水域环境的污染,从污染的源头扼制住污染物,这也是在目前条件下相对简单、易行的环保措施。同时只有政府等部门通过立法的形势禁磷,才能使禁磷得到长期、有效的保障。
我国目前在许多沿海、内地有水域的城市以政府立法的形式开始禁磷,如环渤海四省、太湖流域等。但仅有这些沿海地区的禁磷是不够的,而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洗涤剂禁磷。
二、大力推广生物修复技术。当前国外对降低海洋环境危害采用的重要的技术方法之一是生物修复技术。近海中可利用的氮、磷部分是以溶解状态存在的,大型海藻如海带、石莼、海裙菜、龙须菜、紫菜等等,可以通过其生理过程,使海水中溶解的氮、磷进入生物化循环,加速降解。此外,栽培的大型海藻容易从水体中收获,可将吸收的氮、磷从水体中永久除去。在我国应根据养殖区的现状和特点,利用大型海藻的生物修复功能,实施藻类和鱼类、贝类混养、套养技术,这是实现我国海水养殖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在江河径流地域、入海口建立大面积湿地。如果在江河径流地域和入海口等地域建立起大面积的湿地、湖泊,可使废水、污水中携带的氮、磷等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物得到有效的沉淀、净化和吸收后再流入近海,则可大大缓解近海水域水质的富营养化。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围垦,包括围湖造田、围海造地、截留水源、滩涂开垦等,中国湿地的面积急剧减少,生态功能日趋降低。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沿海地区累计已丧失滨海滩涂湿地面积约119万公顷,另因城乡工矿占用湿地约100万公顷,两项相当于沿海湿地总面积的50%,全国围垦湖泊面积达130万公顷以上,因围垦而消亡的天然湖泊近1000个……。值得欣慰的是,国家和政府对于丧失湿地带来的危害非常重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于2000年9月圆满完成,至此中国的湿地保护有了自己的行动纲领,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已经在逐步实施。
四、加强市政排污管网建设和充分发挥污水处理厂作用。市政排污管网是将千家万户排放的污水汇集到一起,通过污水处理厂的集中处理后再达标排放。可以说污水处理厂是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的最后一道防线。近些年来我国各地先后建起许多大大小小的污水处理厂,但是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尽快建立完善特许经营制度、合理的收费标准;研究制定城市污水处理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加强监管,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营和污水达标排放;制定加快城镇管网建设的扶持政策。
总之,赤潮灾害是世界性难题,我国对于赤潮的研究还处于基础阶段。目前赤潮灾害的治理应以预防为主,在海洋部门加强监测的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建立有关环保法规,以提高全民海洋保护意识,保护湿地,科学养殖。特别要加强陆源污染的管理,争取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将可能引发赤潮灾害的人为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