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蓝色摇篮”破坏者

来源:中国环保资源网   发布时间:2015-05-20 23:54:49 

赤潮:全球性海洋公害
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及物质基础,是人类生活资源的宝库。人类从湖泊、海洋走来,却忽略了对曾经养育自身的蓝色摇篮的保护。
近年来,我国对海洋资源开始了更深层次的开发利用,然而,近岸海域富营养化程度也越来越高,致使海域污染日益严重,海洋环境质量恶化的总趋势至今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尤其突出的是近岸海洋生物污染损害日趋显著,赤潮等环境污染损害事件频发。世界著名海洋学家组织对全球公海和沿海水域考察后曾指出:“目前对海洋环境构成最大威胁的首要因素就是富营养化作用。”因此,富营养化所导致的海洋灾害赤潮目前已成为全球性海洋公害。
赤潮(Red Tides)也称为有害藻华(harmful algae bloom),是海水中某些微小的微型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增殖或聚集在一起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生态异常现象。赤潮是一个历史沿用名,最早是因海水变红而得名,事实上它并不一定都是红色,而是各种赤潮的统称。由于赤潮发生的原因、种类和数量等的不同,水体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红颜色或砖红颜色、绿色、黄色、棕色等。甚至某些赤潮生物(如膝沟藻、裸甲藻、梨甲藻等)引起赤潮有时并不引起海水呈现任何特别的颜色。
大多数学者认为,赤潮发生与下列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海水富营养化是赤潮发生的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由于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大量排入海中,使营养物质在水体中聚集,造成海域富营养化。此时,水域中氮、磷等营养盐类;铁、锰等微量元素以及有机化合物的含量大大增加,促进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
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的变化是赤潮发生的重要原因。海水的温度是赤潮发生的重要环境因子,20℃—30℃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范围。科学家发现一周内水温突然升高大于2℃是赤潮发生的先兆。海水的化学因子如盐度变化也是促使生物因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原因之一。
海水养殖的自身污染亦是诱发赤潮的因素之一。随着全国沿海养殖业的大发展,尤其是对虾养殖业的蓬勃发展,也产生了严重的自身污染问题。在对虾养殖中,人工投喂大量配合饲料和鲜活饵料,由于养殖技术陈旧和不完善,往往造成投饵量偏大,池内残存饵料增多,严重污染了养殖水质。另一方面,由于虾池每天需要排换水,所以每天都有大量污水排入海中,这些带有大量残饵、粪便的水中含有氨氮、尿素、尿酸及其它形式的含氮化合物,加快了海水的富营养化。这样为赤潮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生物环境,使其增殖加快,特别是在高温、闷热、无风的条件下最易发生赤潮。
赤潮过境:经济、生态饱受其害
在海洋中一旦发生赤潮,会给海洋环境乃至人们生活形成严重的危害。由于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整个海面,而且死亡了的赤潮生物极易为微生物分解,从而消耗了水中溶解氧,使海水缺氧甚至无氧,导致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
另外,赤潮生物所产生的毒素排入水中还会对海洋生物产生毒素作用。赤潮生物的死亡,还会促使细菌繁殖。有些种类的细菌或由这些细菌产生的有毒物质能将鱼、虾、贝毒死。当人们食用了积聚了赤潮毒素的海产品,例如蛤类,会造成食物中毒,严重的会死亡。如1986年12月我国福建东山岛村民因食用受赤潮污染的花蛤发生136人中毒的事件;1988年上海、江苏因食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毛蚶至使41万人患病。赤潮因其越来越频的发生密度和对人们生产、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海洋的保护和海洋污染的治理工作也受着极大的挑战。据不完全统计,1970-1994年我国有记载的赤潮达256次。由于信息网络不够健全,赤潮实际发生的次数可能远远不止这个数。在广东省珠江口和一些水体交换能力较差的海湾,如:大亚湾、大鹏湾、深圳湾、湛江内湾、粤东海域等海区,赤潮发生的次数也有愈来愈多,面积愈来愈广,持续时间愈来愈长,危害愈来愈重的趋势。
1997年10月底到12月下旬在汕头柘林湾、南澳岛等大面积海区爆发的棕囊藻赤潮,持续了近两个月,造成湾内网箱养殖鱼类大面积死亡,经济损失达6000多万元。 2003年我国海域共发生赤潮119次,较2002年增加40次,累计面积约14550平方公里,直接经济损失4281万元。其中,赤潮高发区的浙江赤潮发生次数为49次、福建29次。
2004年5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全国海域发现赤潮有34起,其中黄海渤海3起,东海31起,累计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2004年6月中旬,渤海海域又发现大面积有毒赤潮。这些赤潮事件不同程度地使我国海洋生态环境遭受破坏,也使该海洋生物资源及渔业生产、海水养殖业和滨海旅游业等造成危害和经济损失。
治潮:保卫“蓝色摇篮”
我国于1985年在广州成立了“南海赤潮研究中心”,于1990年成立了ICO/SCOR有害赤潮专家组中国委员会。国家海洋局于2002年1月发布了《海洋赤潮信息管理暂行规定》,规定赤潮信息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统一发布,其他单位和个人未经允许,不得发布有关赤潮信息。
由于赤潮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目前还难以及时准确预报。科学的治理方法仍然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要防止赤潮的产生,就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的排海量,避免或减少赤潮的产生。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措施:
1、控制污水入海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向海洋超标排放。按照国家制定的海水标准和海洋环境保护法的要求,对排放入海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要进行严格处理,特别要严格控制含大量有机物和富营养盐污水的入海量。
2、改善水质和底质生态环境。在含氮、磷的污水中种植水生的植物如芦苇、蒲草等,这些植物能吸附、吸收氮、磷、挥发酚等成分,制约浮游藻类生长,净化水质。
3、减缓海水养殖自身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选择对水质有净化作用的养殖品种进行多品种混养、轮养和立体养殖,充分利用水体,合理开发。
4、控制有毒赤潮生物外来种类的侵入。通过货运船压舱水的排放,赤潮生物种类可能从一个海域被携带到另一个海域,应采取严格措施,杜绝外来赤潮生物的侵入。
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赤潮的危害,要加大投入,完善赤潮监视、监测和预报预警体系。应充分发挥海洋环境监视监测系统的作用,建立起国家赤潮常规监测业务体系,并完善现有赤潮应急跟踪监视监测系统,沿海地方政府也应建立本地区的赤潮灾害应急响应体系。以2004年为例,我国发生赤潮的面积超过以往任何一年。但2004年由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却只有6.5万元,这是一个低得让人感叹的数字。究其原因,是国家海洋系统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赤潮应急响应机制。一旦监测到赤潮灾害发生,我国沿海当地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就会启动赤潮应急预案,密切关注赤潮动态,及时发布赤潮灾害预警,同时加强赤潮毒素检测。赤潮应急响应机制的建立,一方面减少了赤潮灾害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确保不让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水产品进入市场,从而保障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对于已经发生赤潮的地区,则主要采取以下治理方法。①化学方法:在赤潮发生区喷洒化学药品可直接杀死赤潮生物,如过氧化氢等。或者喷洒絮凝剂,使赤潮生物粘在一起,沉降到海底。②机械方法:在赤潮发生地,可通过机械设备把含有赤潮的海水吸到船上进行过滤,把赤潮生物滤去。还可用围栏把赤潮发生区围起来,避免扩散,保护其它海域不受污染。赤潮污染的养殖区,可用机械设备向海水中增氧,以避免养殖的鱼虾因缺氧而死亡。
个案:南澳经验值得借鉴
在广东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建设海洋大省过程中,汕头市南澳县党政领导推行科技兴海的战略,不断总结经验,使全县4600平方公里海域成为海上“蓝色牧场”,使赤潮多年来不敢肆虐南澳。他们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如下: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有效防止赤潮的发生。近年来,南澳依托海洋科技部门和大专院校,采用生态型的养殖模式,开发出一条鱼、贝、藻混养和间养的路子。养鱼产生的海水富营养化,使浮游生物增多,采取大量养殖贝类(牡蛎、扇贝、小贝类等)措施,让贝类大量摄食浮游生物,达到营养平衡;鱼类、贝类排泄物(包括N、P、K等富营养化元素)和排出的二氧化碳,则通过藻类等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吸收、消化,并提供海洋鱼类必需的氧气,形成生态良性循环。
加强对近海海域的规划和整治力度,发展经济藻类养殖。南澳县政府先后印发了《南澳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南澳县浅海滩涂增养殖管理暂行规定》、《南澳县海水增养殖区域规划整治及实施养殖证制度的工作方案》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对海域进行规划整治。此外,海洋与渔业部门还采取海域养殖面积控制在60%;沿岸50米区间划定为自然繁殖带;规定贝类与藻类混养和间养比例;网箱养鱼间养藻类,鼓励群众发展藻类养殖和深水网箱养殖等一系列措施,减少养殖业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结合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建设,防止近海水域污染。南澳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兴建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生活垃圾集中填埋场。同时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和废水排放的管理工作,把污染物的排放量尽可能压缩到最低限度,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防治赤潮和建设自然保护区相结合。南澳是热带亚热带气候的交汇区,南澳海域有台湾黑潮、南海涌升流、闽粤沿岸流等五股海流汇集,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南澳岛生物多样性明显,仅海洋生物种类就达7000多种,其中经济鱼类700多种。南澳县委、县政府结合生态示范区建设,采取多种措施加以保护。以中华白海豚、灰海豚、灰鲸、伪虎鲸等海洋哺乳动物以及海龟产卵场等作为保护对象的“南澳——东山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已于2002年10月获联合国发展规划署批准。为保护海洋自然环境、生物群落以及渔业资源而设立的“南澎列岛海洋生态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也已开始,这将从根本上起到防止赤潮的发生。
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南澳海域近年来从未发生过赤潮,海水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一、二类标准。水产养殖面积已近30000亩,其中藻类养殖面积3000多亩。南澳人摸索出一条摆脱海洋生态恶性循环的路子,初步建立了海洋生态良性循环的体系。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