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建设蓝色经济区,光空喊口号可不行,必须要有脚踏实地的干劲和动作。翻开过去一年的日历,岛城在建设蓝色经济区方面,确实在真抓实干。就让我们看看为蓝色经济发展提供巨大支撑载体的几个大项目的进展吧。
5月14日上午,在董家口港区工地上,数百台工程车辆在轰鸣作业。正在建设的西防波堤海域处,20多条抛石船正不断地往海里填石。负责该工程施工的中交集团第一航务工程局第二工程公司鲁能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崔卓章告诉记者,他们是去年4月进入港区开始施工的,共承担鲁能通用码头项目和东、西防波堤等工程。“去年刚来时这里一切都是原生态的,没有路,也没有自来水,海边还有养殖池。现在大变样了,路也修起来了,水也通上了,整个海岸线也开发了,到处是热火朝天的景象。”
位于岛城南翼胶南市辖区琅琊台湾内的董家口港,是不可多得的天然优良深水港。肩负着发展港口产业这一重要“蓝色使命”的董家口港,其规划面积达70平方公里,临港产业区规划面积有65平方公里,码头岸线长约29公里,泊位数112个,建成后总吞吐量将达到3.7亿吨,相当于再造一个青岛港。可以说,董家口港建成后,必将为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提供巨大引擎。
再来看一下岛城市民耳熟能详的大项目——海底隧道。在海底隧道通车后,市民乘车只需5分钟就可以横跨胶州湾。
郭先登还提出,青黄隧道的打通,其实不仅仅对青岛与黄岛两地的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对胶南、胶州、平度等地,以及周边城市都大有裨益,“它可以更好地辐射到这些区域,使这些地区的交流更加频繁,也更加方便,从而带动这些区域的发展。它对整个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都有重要的作用。”
除了海底隧道,青岛至开发区的海湾大桥也将在明年全线通车。根据规划,青岛海湾大桥是本市规划的东西跨海通道“一路、一桥、一隧”中的“一桥”,大桥建成后,青岛至黄岛将缩短路程近30公里,大大缓解环胶州湾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
目前,双埠至高新区段(双高公路)已经进展过半。该公路力争2012年主体完工,形成本市第二条环湾干线公路,届时青岛前往开发区将有“二路、一桥、一隧”,市民出行将更方便。
其实,涉蓝大项目建设只是岛城建设蓝色经济区的一个缩影。除此之外,岛城的蓝色高端产业等也在蓬勃发展。海洋生物、滨海旅游、港口物流、海水养殖等蓝色产业结构正不断优化,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也在进一步提升。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