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我国已具备自主探测外太空的能力,但对“近在咫尺”蕴含着巨大战略资源的广袤深海的探测能力却相当有限
“人类对外空的认识,远远超过对自己所居住的地球的认识”,一位国外的著名科学家如是说。当前,占地球表面积71%的蓝色海洋,人类的认知和关注还十分有限。
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蕴藏着海洋油气资源、大洋多金属结核、海底热液矿产资源、天然气水合物以及海洋生物资源等,是一个巨大的蓝色宝库。据估计,海洋石油资源量约占全球石油资源总量的34%,预计到2015年,海洋石油产量在全球石油产量中所占比例将达到39%。大洋多金属结核含有丰富的锰、铜、钴、镍、铁等元素,广泛分布在
近来,北极五国又就北极未来进行商讨,谋求对北极地区的利益。早在2007年,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就完成了一次探险,载有俄杜马副主席阿尔图尔·奇林加罗夫的载人深潜器“和平一号”成功潜至
对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取决于深海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高度重视发展海洋科技,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日、英、法、德等国家分别制定了海洋科技发展规划,他们的深海装备技术日臻成熟。美国把发展海洋科技提到全球战略的位置,目的在于保持美国在海洋科技领域尤其是高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许多发达国家利用其技术优势,早已开展了包括多金属结核、热液硫化物和天然气水合物在内的海底矿产资源综合勘探和研究开发工作。美、日、法、俄等国拥有先进的载人深潜器,能把科学家送到最深达
相比之下,我国对发展海洋科技的重视程度还相当不够。我国已具备自主探测外太空的能力,但对“近在咫尺”蕴含着巨大战略资源的广袤深海的探测能力却相当有限。我国深海技术领域由于长期缺少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甚多,除了深海技术装备整体研制和生产能力跟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外,还主要体现在我国深海通用基础件技术的薄弱甚至空白,例如深海浮力材料、海洋工程材料、水密线缆、水下电机、水下通讯等一系列相对低价但非常重要的基础材料和元器件,我国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深海技术的发展。
因此,许多有识之士呼吁应像重视航空航天技术那样重视深海技术,把深海技术纳入国家战略发展规划,系统、全面地推进深海技术产业的发展。要缩小与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深海领域的差距,除了要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技术、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深海矿产资源勘探开发技术和深海潜水器技术等海洋高新技术外,还应从抓好深海通用基础技术研究开始,开展深海基础材料和元器件研发,并带动相关技术的产业化发展,使我国在深海装备关键技术方面不受制于人。
同时,针对我国目前还缺乏基本的海上公共实验平台的现象,应尽快建立起一批海洋装备海上公共试验场,为发展海洋通用基础技术和高新技术创造条件。应大力发展海洋工程与技术学科,重视对深海技术人才的培养,大力引进深海技术领域的国外尖端人才,加强深海技术创新团队的建设,建设一批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基地,从而保障我国深海技术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