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南海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示范区纪实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文登南海,春潮澎湃,蓝色经济航船扬帆奋进。
基础设施再投入10亿元,使设施更加完善、配套更加到位、承载能力更加强劲;
产业大项目引进突破20个,使南海的筋骨更加强壮,发展后劲更足;
配套服务继续升级,使南海的投资热度持续升温,关注度更高,凝聚力更强。
三年的默默打造,三年的深厚积淀,今日之南海,正全面步入收获期、腾飞期。基础夯实完善,产业蓄势待发,“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示范区”的构想正在南海人手中日益变成现实。
滨海度假胜地,蓝色产业新城。先行一步的南海新区,破茧化蝶,在黄海之滨散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华。
理念先行,蓝色经济谋得先机
南海新区的诞生,源于文登市委市政府承接产业转移、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的战略决策,源于决胜未来的宏伟目标;南海新区的崛起,则得益于南海创业者超前的科学发展理念。
2007年3月,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文登市委、市政府将目光由有限的陆地转向了无垠的海洋,做出了开发建设南海新区的战略决策。两年后的2009年,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战略构想。
“谁拥有海洋,谁就拥有未来。文登市拥有南海丰富的海洋资源,我们要向海洋要空间,要效益。”文登市委书记王亮说,“‘两区’建设战略的提出,对文登、对南海都是机遇难得,优势突出,大有作为。”
提前两年时间,南海新区在“两区”建设中先行一步,谋得先机。
南海新区,位于文登市最南端,区内环境优美,土地、海岸、港口资源丰富,发展优势十分突出。机遇面前,南海如何乘势而上?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如何才能转化成推动南海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动力?
“这么难得的一块发展宝地,不能在我们手里糟蹋了;这么好的机遇,不能在我们这里失去了。我们要以对市委、市政府负责,对全市人民负责的态度做好南海的开发和建设。”文登市委常委、南海管委主任崔卫兵的话语道出了开拓者的心声。
为此,开发建设伊始,南海新区就提出“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统筹兼顾,协调推进”的发展理念。他们聘请上海同济大学、山东省城乡规划设计院对其进行量身规划。开发建设中,南海做足了“统筹”的工夫,统筹陆海、统筹产业、统筹城乡、统筹发展与生态……
在南海人看来,发展蓝色经济必须打破海、陆各自为政的传统观念,统筹陆地海洋,一体化推进。为此,在海洋上,他们加速推进文登南海(张家埠)新港建设;陆地上,他们以港口为依托,着重打造临港产业区,发展港口物流、船舶修造、高端制造等临港产业。同时,以海岸线为依托,强力打造旅游度假区,发展旅游、房地产等产业。以海带陆、以陆促海、海陆协调、整体推进。如今的南海,海洋、陆地两大板块遥相呼应,相辅相成。
在南海人看来,发展蓝色经济必须打破产业“单打独斗”的片面观念,统筹各大产业,实现协调发展。他们以昌阳河为界,河东规划为临港产业区,全力打造“蓝色产业新城”;河西规划为旅游度假区,全力打造“滨海度假胜地”。“在河东工作,在河西生活”———临港产业、旅游度假两区联动,制造业、服务业两驾马车,齐头并进,为南海实现跨越性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南海人看来,发展蓝色经济必须统筹经济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由此,南海人将高污染、高能耗项目拒之门外,而将目光盯准了高质量、高效益项目。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南海的金字招牌,
在南海人看来,发展蓝色经济必须统筹经济社会,统筹城乡,推进南海和谐发展。在发展蓝色经济中,南海新区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大力发展工厂化养殖、水产精养、毛皮动物养殖等高附加值项目,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立统一规范的城乡人力资源市场,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大旧村改造力度,加快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鼓励周边群众围绕南海开发建设发展渔家宴、专业服务队等三产,使农民真正享受到开发建设南海带来的实惠。
基础先行,蓝色经济平台广阔
欲引金凤凰,先栽梧桐树。自开发建设启动以来,南海新区就坚持基础配套先行的原则,不惜投入大量资金,搭建发展大平台,着力提升南海新区的项目承载能力。
道路是经济的血脉,是大发展的强力支撑。三年间,南海新区新建、改建道路19条,全长
……
随着一条条道路纵横贯通,对道路的绿化、亮化工程也同步跟进。如今,南海新区的骨干路网四通八达,每一条大道都是一条令人心旷神怡的生态景观线。
打造强壮骨干路网的同时,南海新区按照“科学规划,一步到位”的原则,加快完善配套设施。供水、供暖、供电等在内的“十通一平”管网铺设也一次全部下地,变电站、污水处理厂、暖气站等同步到位。5月,投资1.2亿元的南海金滩医院将正式投入使用,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经封顶;9月,投资1亿元的南海实验学校将迎来第一批学生;投资3.8亿元的临港产业区配套服务中心也已开工建设……
三年时间,南海用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已达28亿元。2010年,按照计划,南海将再投入10亿元,重点实施现代路续建,华山路、昌阳路修建以及人工湖、滨海公园建设等15项重大基础工程,新修道路
“一年打基础,两年大变样,三年见成效。”曾经的盐碱荒滩已成为功能齐备、平台广阔的投资热土,一个出行快捷、设施齐备、功能完善的“蓝色”新城正在南海岸畔蔚然崛起。
产业先行,蓝色经济筋骨强劲
高筑了发展平台的南海,如同插上了腾飞的双翼,向着“蓝色产业新城”的目标展翅翱翔。
南海,那一条随波荡漾的蓝色经济带,正吸引着越来越多人关注的目光。一大批特色鲜明、影响力大、拉动力强的项目相继在南海落地开花。
开发建设过程中,南海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部署,坚持资源开发、产业培植、区域打造、生态保护“四位一体”,重点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临港产业区内,南海新区突出发挥正在建设的南海(张家埠)新港的枢纽作用,重点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围绕现代制造业,规划出了机械化工、船舶汽车及零配件项目区,加大引进船舶、钢铁、石化、海化等高端产业资源进驻临港产业区,以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形成新的产业聚集带。
投资8.5亿元的华博科技园项目、投资1亿元的白云船舶项目、投资2亿元的天福生物科技项目相继投产;投资38亿元的南海医药园项目、投资700万欧元的比利时新能源项目、投资13亿元的华硅新能源项目、投资15亿元的嘉泰制衣项目、投资5.2亿元的哈尔滨风电设备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投资40亿元的全钢子午胎项目、投资38亿元的佳昊新能源项目,投资7.5亿元的动漫产业基地项目即将上马……项目纷至沓来,全线开花,急剧升温的南海生机勃发、活力迸射。
旅游度假区内,南海新区充分发挥不可复制的滨海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滨海旅游胜地,房地产开发、商贸旅游设施建设同样进展得如火如荼。投资3800万元的人工湖项目正在全力推进,投资3亿元的综合性商业项目同步跟进,倪氏、伟东五星级酒店项目亦将全面启动;20万平方米的卓达香水海英伦湾一期工程已经全面封顶,50万平方米的新住宅群即将开辟;深宝安江南城、南海翡翠城 (论坛 新闻)、金海城、碧海云居等一系列精品房产项目也先后入驻,三年间房产项目开工面积达110万平方米。
截至目前,50多个过亿元的大项目已在南海落地,其中在建产业项目21个,开工厂房面积62万平方米。“2010年是南海项目建设的突破年,我们将按照‘每半个月开工一个大项目,每个月竣工一个大项目’的目标,加快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崔卫兵豪气十足地描绘着南海新区宏伟的产业项目建设规划蓝图,“2010年,我们将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引进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发展一个园区的裂变效应,年内要引进低碳环保蓝色产业项目20个。”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