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美国总统奥巴马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今天聚首捷克首都布拉格,在这座历史名城签署了新的核裁军条约。然而回顾双方的谈判过程,不难发现其中充满曲折,而条约内容中也很容易找到妥协的影子。引人注目的是,美俄都把核裁军的下一个目标指向了中国。对此,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核裁军问题专家吴大辉在接受环球网采访时表示,核大国要想和中国进行核裁军谈判,首先要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核力量降到和中国一样的水平。
美国要让世界围绕自己的指挥棒转
吴大辉指出,与俄罗斯达成新的核裁军条约对奥巴马有多重意义。首先,这他实现了避免将更多的纳税人的钱用于武力扩张和军备竞赛、实现俄美间低水平的核军力平衡的竞选承诺。其次,对他的“无核武器世界论”是个有利的注脚,为
吴大辉说,新条约将让美国拥有更多资本,可以藉此要求其他国家克服政治障碍,并按照美国的指挥棒,采取措施加强核不扩散体系,同时给诸如伊朗和朝鲜有心染指禁脔的国家以震慑。
俄遏制美反导计划的战略目的落空
在俄美达成新的核裁军条约的当日,俄军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对媒体记者说,所达成的协议消除了彼此的担忧,完全符合俄罗斯的安全利益。但吴大辉在采访中告诉环球网记者,俄罗斯虽然在战略核弹头和运载工具数量以及导弹工厂核查等问题上获得了一些非战略性的收获,但并未在谈判过程中达到最重要的战略目的。
他说,俄在谈判之初曾经充满期待,试图利用美国的外交困境和奥巴马政府急于重启俄美关系的心理,将美国的导弹防御计划与战略核武库的裁减紧密地联系起来。但美国显然认为继续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比达成新的核裁军条约更重要,因而始终不肯在反导问题上做出实质性的让步。尽管也指出了进攻性战略武器与防御性武器的关联性,但新条约中并不含有对试验、发展或部署美国现有或计划中的导弹防御项目或美国现有或计划中的远程常规打击能力进行限制的条款。
为此,俄罗斯坚持在条约中加入了体现俄方利益的“情绪化”表述: 一旦导弹防御系统水平发生变化,每一方都有权决定是否继续参加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的进程。这也为新的核裁军条约顺利实施增添了不确定因素。
新条约难以全面重启两国关系
吴大辉指出,俄美新的核裁军条约的艰难出台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两国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诸多矛盾。这首先表现为两国间存在的三大结构性矛盾,即无论俄罗斯如何竭力反对,北约都要继续向独联体地区扩展、美国都要继续在独联体地区策动“颜色革命”、美国都要继续实施对俄罗斯构成极大威胁的导弹防御计划。因此,两国为谋求战略平衡和军事优势的角逐不会因新条约的签署停歇。在彼此无法建立起真正信任的背景下,奥巴马政府期待的俄美关系全面重启很难真正实现。
美国想借新条约削弱中国
对于俄美达成新的核裁军条约对中国影响的问题,吴大辉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美国政府为实现“无核武器世界”构想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与俄罗斯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并敦促英国、法国和中国等其他核国家也加入进来。俄罗斯在这方面也持相同立场,俄军总参谋长马卡罗夫大将就说:“俄美军事部门一致认为,存在这样的危险性:俄美在削减各自的核潜力,而其他国家(美国的北约盟友、中国、印度和巴基斯坦)则在扩大核潜力。下一个阶段必须使所有核大国都参与到限制核武器的进程中来。”
对此,吴大辉研究员强调:历史经验证明,美国一贯是壮大自己,削弱别人。事实上,全球核裁军进程的全面启动,首先在于美俄的带头作用;世界能否实现无核化,关键还在于美俄两国的作为。因为美俄各自拥有4000多枚现役核弹头,占全球核弹头的90%以上,即使将核武库裁减一半,仍然对中国保持核力量上的压倒性优势。所以无核世界能否建立,美俄带头至为关键和重要。况且美国遏制中国之心不死,中国岂能解除核武装、自废核武功!
因此,吴大辉研究员建议说:任何核大国要和中国谈判,首先必须把自己的核武器水平降到和中国一样。他做了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你不能手里拿着大刀,却要求别人连匕首都不能有。”
日没资格和中国进行核裁军谈判
日本外相冈田克也
吴大辉强调,日本其实根本没有资格和中国进行核裁军谈判,而且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它为什么不和美国谈?为什么不和俄罗斯谈?把中国提出来,完全是另有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