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厚资源铸就产业根基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一个产业集群的长成需要雄厚的根基,对于风电产业来说,那就是所在地必须有雄厚的风能资源,这一点,山东有,而且开发建设条件优良!
据山东省发改委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我省
“风是一种永不枯竭的能源,其能量是水能的 10倍。我国风能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据测算,山东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居全国沿海省份第一位。”省发改委能源交通处处长张素坤对记者说,“关键是,长期适度超前于电源和经济发展的山东电网发展战略,使山东电网消化能力较强,风电本地化消纳条件良好。”
而在各种能源中,风能又是利用起来比较简单的。它不同于煤、石油、天然气,要从地下采出;不同于水能,须投巨资拦水建大坝;也不像核能,要加昂贵的装置和防护设备。 据测算,清洁永续的风电,与同等规模的燃煤火电项目相比, 100万千瓦的风电项目每年可节约标煤60多万吨,节约用水600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硫气体排放 1万多吨,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 160多万吨,减少粉尘排放 9万多吨……清洁和可再生性,使得风电开发列入山东省政府长期的能源发展规划重点,而这是风能产业集群发展的必须拥有的政策根基。
能源巨头抢滩“空中三峡”
长岛在海中,无煤少油缺电,能源利用是个大问题。
劣势变优势往往就在一瞬间。由于地处渤海海峡风道,长岛的风力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风速达
这一闪光点迅速被智慧者捕捉。1998年,鲁能在南长山岛安装的 9台6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开始并网发电(后归为华能),这也是山东电力行业第一组并网发电的风力发电机组。
自此,山东风电开发一发而不可收,华能、大唐、华电、国电等迅速在山东沿海圈地掠风。其中,华能集团,在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的基础上,还专门成立了华能新能源山东风电公司,专门从事山东的风电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截至2009年底,华能新能源山东风电公司的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了34.97 万千瓦,并与东营、滨州等我省风资源丰富地区签订风电开发协议680万千瓦。加上华能山东发电有限公司的东营河口风电等项目,华能在山东已投运风电场 11个,总装机容量40多万千瓦,成为在山东省占有资源最多、装机容量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管理效益最好的电力巨头。
而大唐、国电等电力巨头也不甘落后,纷纷加入到竞跑的行列。目前,华能集团、华电集团、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广核集团、华润电力、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等电力企业均已在我省开发风力发电项目。
来自省发改委的统计显示,截至2009年底,我省已核准风电项目 58 个,总装机容量约 250 万千瓦;已投运风电场24个,装机容量约 86.5 万千瓦,主要集中在烟台、威海、青岛、潍坊等沿海地区;在建风电项目 34个,装机容量 150多万千瓦。
不仅电力企业争相抢滩,石油巨头也跃身加入到竞争的行列。
装备制造助推集群实体化
2008年9月,位于邹平县的山东长星风电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我省首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力发电机组。山东长星集团副总经理刘树理表示,适应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公司已经开发研制了适合中国风场的多型号风机产品,完全掌握了1兆瓦、2兆瓦、3兆瓦不同型号风机的生产技术。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战略发展规划,我国计划在 2020年将风电装机总量增加到 1-1.5 亿千瓦。若以每千瓦装机容量设备投资7000元计算,未来风电设备市场规模将高达1万多亿元。
风电设备的美好前景不仅让省内企业跃跃欲试,省外企业也加入到风电产业集群的构建中。前不久,湘电风能(山东)股份有限公司在山东莱州揭牌成立,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80亿元。“山东具有得天独厚的风电资源,而湘潭电机作为国内机电装备业的摇篮,在风电制造业领域我们有2兆瓦以上的独特机型,特别适合风电产业的开发。” 谈到为何选择山东进行风机制造,公司副总经理颜勇飞表示。
而在政府层面,推进风电设备制造业迅速发展,为电力和石油巨头在山东的布点做产业配套,已成为山东的重要战略决策。2009年,我省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我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从产业指导、价格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推动我省风电产业加快发展。“今后,我省将继续按照‘规模经济化、 装机大型化、设备自主化’的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开发风电项目,建立以自我创新为主的风电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体系,加快技术进步,提高风电设备制造能力。”张素坤对记者说。
目前,我省风电设备制造业正向建设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业迈进,涌现出了济南轨道交通公司、山东长星集团、山东通裕集团有限公司、青岛国电蓝德公司、威海华力电机公司、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等风力发电整机及配套零部件生产企业。
未来风电产业前景可期
改善能源环境,满足能源需求,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风电的种种优点,使山东风电成为我省发展最快的新能源产业。到2009 年底,全省风电装机 86.5万千瓦,2009年发电12亿千瓦时,累积发电 27.3亿千瓦时。
据介绍,今后,山东的风电发展将突出四个重点:加快发展沿海风电产业,打造烟台、威海、东营、潍坊和滨州5个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在我省山区风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根据本地区的风能资源和电力送出条件,稳步推进山区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拓展风电发展领域,在我省沿海地区建设海上风场工程;积极发展高端风电装备制造业,鼓励支持省内风电设备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争取在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提升风电制造业水平。
而在未来三年,以省政府《关于促进新能源产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为契机,我省将鼓励支持有实力、有经验的大企业在风能资源较好、规模较大的区域建设单机 1.5 兆瓦及以上、总规模不低于 20 万千瓦的风电场,重点开发 1.5兆瓦级以上风力发电机组及配套风力发电机、机械传动、运行控制、变频器等高端产品,力争到2012年,全省风电装机达到300 万千瓦以上, 1.5 兆瓦级及以上风电整机配套生产能力达到3000台(套),容量400万千瓦以上。
“十二五”期间,以沿海陆地风电场为建设重点,稳步推进山区风电建设,适时开展海上风电示范工程,初步规划到2015年全省风电装机容量达到600万千瓦,风电装备制造业进入国内风电行业5强;放眼 10年后,“十三五”期间,山东则将启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建设,以海上百万千瓦级风电场建设为重点,继续推进沿海陆地和山区风电建设,规划到2020 年全省风电装机 1000 万千瓦以上,同时建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风力发电机组制造基地。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