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开胶莱运河”的初步设想

来源:任允武   发布时间:2015-05-21 04:08:03 

我对修造运河是外行。只能对部分相关问题提点初步想法供作参考。

第一,我认为应当“重开胶莱运河”。因为它符合《“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只就直接经济效益而论,有了运河,沿渤海诸港口至青岛以南外海的航程可缩短200公里左右。按目前年总吞吐量约3亿吨计算,能够节约运费、油耗和提高船舶使用率等收益相当可观。可惜我查不到目前的翔实数据,算不出具体数字。希望海运专业的同志仔细算算这笔账。同时还要对未来发展情况做出客观估计。另外,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也有重要意义,这方面的设想留待下面再谈。

世上采用运河改善航运的实例甚多,除人人皆知的巴拿马、苏伊士运河外,比较出名有德国为缩短北大西洋东岸至波罗地海航程修的库尔运河,该河长约100公里可缩短航程近700公里。还有美国纽约港建成之后,为了拓展内陆腹地货源,修造了长约600公里的伊利运河,并采用高效快捷的水、陆、空运统一安排联运衔接方式,结果使纽约很快就成了全国第一大港。此二运河可为我借鉴。

第二,我认为我们能修,在技术上不会有什么问题。因为胶莱运河700年前就开通过,用了8年淤死了,400年前重修了一次,用了11年又淤死了,再未重修。当时技术落后,遇到岩石还得用火烧水激办法清除,不能挖深,又不会疏浚管理。现在不同了,挖掘凿石都是机械化施工,架桥、修涵洞等附属工程也都不成问题。

有人提出:运河两端分别位于黄渤二海,可能形成强流影响生态环境。我看不可能。因为两端距离很近,水位不可能有较大高差。我考虑,影响两海水位高差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降水量、蒸发量和径流注入量。前两者根据《中国海洋志》和《渤黄东海海区西热平衡图集》资料来看,两海差不多,年总量分别约为600mm1200mm。无需考虑,主要是看第三个因素了。根据《中国海洋志》资料,渤海沿海河流全年流入海中的淡水总量多年平均值是888亿m3,这些水摊铺在整个渤海海面上能使水位升高1153mm。但是海面是等压面,它与等重力面不一致时,海水就会随时流动消灭差别,不可能维持较大的水位差。海洋专家用塘沽多年验潮资料计算的平均海平面与青岛的比较两者相差只1cm,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详见:《水科学进展》Vo1,4;NO3;P161)至于潮汐的影响问题更无需多虑。因为运河两端潮汐不大、潮型不同、只能影响河口附近地段,不会影响整个运河。

第三,我看要修就尽量修得好一点,争取作一个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典型,对内鼓舞士气,对外显示我国核心兢争力,为将来国际合作打下基础。大家知道:交通运输业属于生产性服务行业,是实现“四化”的重要保证条件,现代的交通运输业已形成由水运、铁路、公路、航空、管运等多种运输形式组成的运输系统,由于水运具有运量大、不占地、投资少、运费低(只有铁路的40%左右)等优点,所以有条件的沿海国家多以水运为主体,建设大型港口作为各种方式联运的枢纽。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沿海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除了自身尚需率先发展外,还有参加全球经济一体化,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转移和帮助内陆地区发展的繁荣任务,所以我国以海运为主导的运输任务越来越重。党和政府一向十分重视交通运输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迄今已打下很好的基础。为了尽快发展水运,上世纪90年代初,就选择了14个沿海城市设立自由贸易“保税区”,后来又从中选择了7个城市作为“港区联动”试点,扩大了优惠区范围,对促进我国引进国内外资金与先进技术起了很大的作用。最近制定的《十一五规化纲要》进一步明确规定:“要拓展生产性服务业,有限发展交通运输业,建设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运输体系。”“要积极发展水运,优化运输资源配置,……大力发展物流,建设大型物流枢纽,发展区域性物流中心。”由此可见,修建胶莱运河也是执行《纲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节省了运费与油耗,而且对建设大型物流枢纽有重要作用。在我们不能不想到我们青岛市未来的发展和它的作用。

众所周知,青岛早已是世界著名的天然良港,历史上曾为帝国主义争夺对象。改革开发以来,通过贯彻“以港兴市”战略方针发展很快,从而引起了国际航运界的高度重视,争先恐后地来青谋求发展。自2003年世界500强中最大的海运企业马士基、铁行、中运等来青投资共建深水码头之后,接着美国环球、日本三菱、香港招商局等巨头也相继前来投资共建“万国码头”。马士基还将其“中国北方办事处”由天津迁来青岛,并为青岛开辟直通欧洲、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中东等国际航线,使青岛的国际航线达到20条左右,基本实现了“全球通”,为青岛成为国际航运中心创造了重要条件。如果再开通了胶莱运河,使青岛发展为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将指日可待。只要地区国际航运中心一旦形成,它将像磁铁一样吸引商贸、金融、信息、高科技工业等前来运营,青岛很快就发展成国际大都市了。那时,它将可利用发达的交通网络系统,采取口岸内移,优化服务等办法,将沿海投资者引向内地,实现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等伟业。

谈到未来的重大意义,可能多数人会认为“重开运河”工程宜大宜小。我看这个问题需要慎重决定。我的初步意见是:不要太大了,能通行现代的大多数船只就行了,少数特大船只暂不考虑。因为咱们沿海地区土地太宝贵了。现在青岛全域的人口密度已为日本的2倍,政府一再号召节约土地。估计就原有河道修建,不会占用多少土地,但规划要尽量少占,并准备用挖掘出来的泥砂填淤造地,予以弥补。这一工程应当突显的特点是:在科学发展的统领下,认真贯彻“五个统筹”,树立一个执行《纲要》的典型。例如在城乡统筹方面,完全可以和两岸附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在施工阶段就可以让他们组织剩余劳动力参加工作,挣点工资奠定经济基础。运河建成之后,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新景观,同时还附带造出了一片(面积约有20×130平方公里)没有人住的环境地带。在这片土地上,我们可充分利用运河与公路的便捷交通条件合理规划,建设一片城镇布局合理,各业搭配适当,内外合作互利,村企联合协调的发展新区,作为全国人民前来参观、学习和旅游的新景点。

不当之处,请于指正。(任允武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0064月)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