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业存忧患 超六成造船厂未接到订单

来源:航运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1 01:04:5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王锦39在南通表示,由于造船业特有的滞后效应,金融危机对国际船舶行业的影响仍将继续。“2012后,中国船舶业将更加困难。”

该协会23发布的《2009年全国船舶工业经济运行分析》显示,2009年全国造船完工量424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7%;手持船舶订单18817万载重吨,同比下降8%。但是,2009年至今交船的订单大都来自2008年以前,2009年当年新承接的船舶订单仅有2600万载重吨,同比下滑达55%,国内约有65%的船舶企业未接到新船订单。

王锦是在江苏熔盛重工控股有限公司为一艘新船举行的命名仪式上发表上述看法的。这艘15.6万吨苏伊士油轮,是熔盛重工为挪威Frontline公司建造,已完成试航,被正式命名为“EVERBRIGHT”。

Frontline公司CEO Jens Martin Jenson在命名仪式上承认,过去1218个月内,全球罕见的金融危机对船舶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轮船东之一,公司在2008年第四季度宣布将在中国船企建造18艘油轮,其中包括熔盛重工建造的八艘15.6万吨苏伊士油轮。但2009年中,公司宣布撤销熔盛重工的四艘油轮订单,并推迟另外四艘油轮的交付时间。而同时爆出向熔盛重工撤单的,还有土耳其Geden Lines公司。

Jens Martin Jenson也强调,目前全球经济已逐渐恢复,而中国由于劳动力成本较低,目前公司所有新造船订单均给予中国船企。他相信中国很快会超越韩国和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

目前,中国船舶工业可谓“内忧外患”。在国内,我国船企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现有造船能力超过6000万载重吨。“目前发改委正在推动行业整合和结构调整,但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只是起引导作用,主要驱动因素还在市场,目前这一进展比较缓慢。”王锦连认为,两三年后,随着“交船难、接单难”的问题进一步深入,产业整合进度将逐步加快。

而在国际范围内,以韩国为首的传统造船企业正在进行“低价抢单”。熔盛重工总裁陈强称,这主要是由于韩国船企负债率较高,现金流紧张,不得不采取不计成本的低价策略,欧盟造船协会已对韩国提出警告,并对韩国船厂以亏损来获取订单交易的情况进行调查。但对于2009年完工量仅次于韩国的中国船舶行业而言,这也意味着国际竞争更加激烈。

“我认为未来无论是在韩国、日本还是中国,规模小、利润差的船舶企业将会逐渐消失。”Jens Martin Jenson称,最终全球的订单价格将趋于一致,但他拒绝评论整体价格水平是否会受此事件影响有所下滑。

2009年熔盛重工造船完工量18艘,共计147.95万载重吨,排名中国第五,全球第20位。公司全年完成销售收入101.7亿元,实现利润11.6亿元。截至2009年底,公司共承接12艘号船,累计220.8万吨载重吨的合同。目前在建船舶41艘,其中,20088月与巴西淡水河谷签订的世界最大单笔订单——1240万吨大型矿砂船,已于20099月实现开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