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属驻青涉海科研单位联席会议在青岛召开

来源:胡建廷   发布时间:2015-05-21 01:23:3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29日,为进一步贯彻胡锦涛总书记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加强山东省属驻青涉海科研单位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形成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共下一盘棋的良好局面,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召开了省属驻青涉海科研单位联席会议。省科技厅副厅长、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李乃胜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社会科学院海洋经济研究所和山东省花生研究所等涉海科研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各处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上,5家单位的负责同志通报了本单位2009年承担海洋科技项目、平台建设、国际合作交流、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引进和重点科研项目进展情况,以及2010年的主要工作思路和重点任务,同时针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目标,交流了加强蓝区建设科技支撑的应对策略。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作为第二次省属驻青涉海科研单位联席会,充分体现了省科技厅和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对省属科研单位一以贯之的重视和支持,有利于形成共识、凝聚合力、强化联动、共同发展,对于省属院所抓住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历史性机遇,瞄准国家和省的十二五计划目标,充分施展各自的比较优势,做大做实做强科研能力、成果推广能力和产业化开发能力,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都具有重大而积极的推动作用。

李乃胜副厅长在讲话中认为,2009年极不平凡,我国经受住了金融危机和甲流感的严峻考验,保八目标胜利完成,基本走出了危机的阴霾,海洋科技战线也捷报频传,用实绩证明地方研究所同样可以做出国家目标的成果来。他重点盘点了2009年山东十大海洋科技事件,一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今后一段时期海洋科技将大有可为,为蓝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二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获国务院批准,正式进入国家战略,其生态环境和泥沙治理两大核心环节将成为科技的主战场。三是7000米国家深潜基地原则性获批,筹建工作已经启动,编制、级别和科研经费基本确定,该基地将成为我国向深海大洋进军的生力军。四是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等2个新建的国家级研究所通过验收,正式挂牌成立。五是4000吨级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项目正式开工建造,总投资5.5亿元。六是四大海洋论坛成功举行,包括2次香山会议、1次双清论坛和1次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七是三大联盟顺利启动,包括以科技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全国沿海11个省(市、区)海洋科技管理联席会议、以研究所为核心的海洋科研院所联盟和以企业为核心的海洋产业技术联盟。八是推出一批海洋人物,主要有中国海洋大学的麦康森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成为当年海洋界的唯一一位新院士;中科院海洋所的侯保荣院士荣获2009年山东省最高科学技术奖。九是争取了一批项目,主要有3“973”海洋项目落户山东,使山东在已启动的17973海洋项目中占据14个;水下焊接、海藻纤维、海洋微藻能源等一批新的技术领域破茧而出。十是推出一批优秀成果,主要有刘瑞玉院士主编的《中国海洋生物名录》正式出版,收录品种近3万种;由原国家海洋局局长王曙光和管华诗院士主编的我国首部大型海洋药物典籍《中华海洋本草》问世;由管华诗院士领衔的海洋特征寡糖的制备技术(糖库构建)与应用开发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实现了山东乃至我国海洋、水产领域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零的突破。

李乃胜副厅长说,展望2010年,我们充满希望,信心百倍,作为省属海洋科技力量,我们应重点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紧扣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把关键技术的突破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我们最重大的目标;二是瞄准国家十二五目标,积极调整科研目标和方向,及早介入,时不我待;三是把握国际海洋科技动态,时时以深海、生态和低碳三大方面衡量科研和管理工作;四是突出省属科研单位的特色,面上着眼,点上突破,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五是探讨产学研结合新机制,瞄准联盟,面向全国、面向产学研、面向关键技术、面向新兴产业,在全国树立新形象;六是积极融入地方、服务地方,逐步成为青岛市倚重的一支重要科技力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