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连增副局长在会上指出,根据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和沿海地区海洋经济发展的需求,国家海洋局确定了以实施 《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为主线、进一步完善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兴海创新体系,重点解决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培育和发展、海洋安全和健康维护、海洋综合管理等科技问题,从而保障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陈连增副局长表示,从2007年到2009年,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立项107项,经费已达8亿元。其中,2009年东海分局的两个项目——“滨海电厂污染损害监测评估及生态补偿技术研究”和“苏北浅滩 ‘怪潮’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获得批准立项。这两个项目对沿海海洋生态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是海洋公益性专项的管理年,陈连增副局长对东海分局实施项目提出了3点要求:一是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管理。要建立项目管理办公室、咨询专家组等项目管理机构,制定相关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要带好团队,项目推荐单位、承担单位等各有关单位要切实负起责任,相互支持配合,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确保专项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大创新力度,重视项目质量与成果应用。要坚持把自主创新放在首位,同时要充分利用和吸收有关专家以往研究的成果,加强与各有关科研院所的协作,高起点、高质量地开展项目的研究工作。此外,要将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及时进行集成,及时示范和应用。三是加强经费管理,规范使用。要按照国家海洋局制定的《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分局科研、财务、纪检等部门以及技术专家的密切合作,做好财务检查,规范资金使用,保障财务安全。
会上,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有关人员分别对 “滨海电厂污染损害监测评估及生态补偿技术研究”和 “苏北浅滩 ‘怪潮’灾害监测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两个项目进行了介绍。陈连增副局长还向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教授王颖颁发了项目高级顾问聘任书,余宙文、秦曾灏、恽才兴等12位研究员、教授应邀担任专项咨询专家。
会后,陈连增副局长还实地考察了该项目在南通洋口港港区所设的海洋环境监测站。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