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地经济”开启“黄三角”大门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28:01 

庆云因其独特的地理区位,成为连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和天津深海新区的桥梁。

核心提示:

阁刚获批不久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已经开始加快推进对接天津滨海新区这一"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的步伐。近日,黄河三角洲对接天津滨海新区的异地共建开发区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牌,开启了两大经济区域深度合作的新进程。

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支持庆云县和天津红桥区合作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

阁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规划建设,实现了双方优势互补,开创了山东和天津区域合作的新模式,随着产业园的启动,庆云县有望成为承接天津滨海新区产业转移的新基地。

117,由庆云县承办的“天津(红桥)-山东(庆云)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揭牌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它宣示庆云以“飞地经济”拉开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序幕。

“飞地经济”恰逢千载良机

2008年秋天,庆云县委常委、 副县长乔方红在江苏泰州市的兴化市挂职学习期间了解到,隔(长)江相望的江阴市和靖江市,一个发挥经济优势,一个提供场地,两市联合在靖江市建立工业园,发展“飞地经济”,他前去进行了考察。之后,乔方红向县委提出了一个设想:庆云县毗邻天津市,可不可以借鉴江阴、靖江经验,与天津市联合发展“飞地经济”,把庆云变为天津的一个开发区。这个想法相继得到县委和德州市委的高度重视。 随即,庆云县开展多方联系,最终与天津红桥区喜结良缘。

红桥区 21.3平方公里面积,常住人口加流动人口有100多万,该区经济优势早发,后续发展空间受限,他们具有人才、科技、交通、通讯、资金、信息优势,侧重建设金融中心,发展总部经济,但需要有基地承载,与庆云合作建立高新技术产业园,正好解决了基地之难。

庆云县近邻天津、 黄骅、 滨州三个港口,三条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全县23处小商品批发市场,聚集了人气、财气、名气。钢铁制造、精细化工等为主导的工业基础已经形成。多元文化、生态旅游发展迅速。全县现有未利用土地 5.8万亩,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是,持续发展需要科技、 人才、 资金、信息等作支撑,红桥区可以提供。

于是,去年 418日,德州市政府与红桥区政府签订了在庆云县联合建立“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协议,责任共担,利益共享。

去年 12 2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黄河三角洲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指出:“有序推动异地联合兴办开发区,支持庆云县和天津红桥区合作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乐陵市和天津塘沽区合作建设循环经济示范园,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

今年 1 17 日,红桥区、庆云县“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揭牌。“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分三期开发建设,主要包括高新技术、中心研发、仓储物流、保税、商务金融和高效生态农业六大功能区。目前,由红桥区、德州市、庆云县联合组成的筹建领导小组已经到位。

“宝”押在“谋大势”上

建设“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最需要的是什么?按照惯性思维,最需要的是钱。人们用眼睛能够直接看到的,最缺少的也是钱。其实,最需要的是“谋大势”。谋大势者成大事、聚大财。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开发中,国家没有给他们多少钱,目前它们成为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龙头,这个成就来自“谋大势”,这个“大势”之一就是:环境。“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亦需要这个“大势”。

为此,德州市去年把庆云县确立为改革创新示范区。同年 11月,德州市委在庆云召开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凝聚力量倾斜庆云,突破庆云,赋予庆云县闯创冒试、容错试错的“尚方宝剑”:只要不触犯法律法规,只要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只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就可以突破常规、突破制约,放胆放手,不拘一格地去干。在重大举措、制度设计、 体制创新、 重要事项等方面先行先试,市直各部门对其只指导不指令、只督促不限速、只服务不设障。以使庆云县早日实现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前列、文化建设进入全省前十名“两个进入”,率先建成对接京津冀的桥头堡、率先建成(山东、河北)两省、三市(德州、滨州、沧州)五县(乐陵、无棣、阳信、盐山、海兴)中心城市“ 两个率先” 的奋斗目标。 德州市委的这个大政策,使庆云人更加心无旁骛地去闯创,对“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的助推作用难以估量。

县委书记董立新告诉记者,“ 黄河三角洲开发” 给了庆云一张蓝图,“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提供了一个绘画蓝图的舞台,庆云县与红桥区近日协商,加快启动产业园建设。庆云县国地税财政收入“双过亿”才短短两年,还穷,建设产业园需要巨资投入,发展经济时不我待,等不起也靠不起,怎么办?“ 我们把‘ 宝’ 押在市场化经营上,彻底放开,借助外力,通过提供一流的政策、资源、服务,吸引外商参与建设产业园,互惠共赢,这是我们谋划的第二个‘大势’。”十年前,庆云县谋大势,营造了“进了庆云门,就是庆云人;走进庆云县,事事都好办”的环境品牌,白手起家创造了小商品市场建设的辉煌。 今天,他们“ 老调新唱” 谱新曲。 125记者在庆云采访期间,北京新兴集团正在这里考察,该集团投资15亿元,参与产业园内的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他们此次前来,就是商谈具体实施事宜。春节一过,产业园将有十几个大项目开工建设了。

他们谋划的第三个“ 大势” ,是按照“ 资源节约、 生态低碳、 城乡一体”的理念,高起点定位产业园,走“高精尖、新奇特”的发展路子。在承接京津冀产业转移中,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物流、高效生态农业等产业,经过“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十年大发展”,打造“十亿元企业,百亿元产业,千亿元园区”,把庆云建设成为“服务业发展先行区,特色产业集聚的新型工业区,黄河三角洲最佳人居创业区”。

早起早走比早醒更重要

醒得早,起得晚,往往是贻误时机、成事不足的重要原因。庆云县建设“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 ,不但早醒,而且早起早走了一步。

在与红桥区协商合办“ 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同时,庆云县已开始扎扎实实做“铺路”工作。他们先行组建了“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筹建领导班子,推动由红桥区、德州市、庆云县联合组成的筹建领导小组建成到位。

县里邀请中国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帮助规划设计园区,按照“县、乡、村,城、区、园”,“一产、二产、三产”统筹考虑的要求,高标准制定园区发展规划,要包括高新技术、中心研发、仓储物流、保税、商务金融和高效生态农业六大功能区。

兴建了 2.3 万平方米面积的科技中心,以此作为“红云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孵化器,按照“创业-孵化-聚集,创意-创业-创新”的模式,吸纳、聚集企业研发中心、技术(工程)中心等科技研发资源和产业资源,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产业园提供技术和发展支撑。到目前,已有2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总部注册进驻。

一手抓现有企业升级扩产,一手抓招商引资。着力抓了中澳集团100万吨饲料加工、吉(马)亿鑫管业有限公司60万吨不锈钢复合制品、鼎力集团枣红色素、嘉豪恒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35万盏大功率 LED 路灯等15个升级扩产项目,打造高新技术、钢铁制造、精细化工、轻工食品等四大主导产业基地,形成承接产业的能力。同时,引进美国A G 生物制造、渤海化工、济钢、中国五矿等4 家企业集团落户产业园,总投资40多亿元,前来建设生物制品生产线、联碱产品生产线、钢铁交易中心、物流中心等。

对此,国务院研究室宏观经济司副司长乔尚奎这样评价,“ 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土地广袤,资源丰富,将来怎么样和环渤海经济区和滨海新区对接,寻求新的发展机遇,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一种尝试。”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