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前排左四)手捧"联合国人居奖"奖牌和其他获奖代表一起与联合国官员合影
海滨风光
海洋,赋予日照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海洋,赋予日照人对蓝色经济的激越畅想!
日照人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海洋的价值认识得这么深刻、这么生动!
2009 年,美国当地时间
“联合国人居奖”为何最终花落日照,而不是其他环境优美的城市呢?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教授董黎明说:“所谓人居奖,看中的首先是一座城市的宜居性,比如环境优美,老百姓安居乐业,这是最基本的条件,重视‘人’,是日照获奖的法宝。”
精准的评点,直指日照发展的核心理念!
蓝色畅想 风生水起
2009 年4 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明确提出了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要求。
与此同时,日照市“一带、三轴、八园、十大产业”的架构,以做大做强海洋经济、做高做优海洋科技、做新做活海洋文化、做精做特滨海城市、优化提升海洋生态为着力点,积极探索具有日照特色的海陆经济联动发展的新路子,力争经过 10 年左右的努力,把日照建设成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滨海文化和旅游名城、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
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一个崭新理念,在日照风生水起。
“ 四个一体”齐头并进
港城一体化、港带一体化、港桥一体化、海陆一体化的核心说到底就是港口。
港口是日照跨越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是日照乃至整个鲁南地区和沿大陆桥地带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以港兴市”战略贯穿日照发展主线。在港口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日照港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势头。2009 年,日照港克服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困难和挑战,积极作为,奋力拼搏,港口吞吐量突破 1.8亿吨,比“十五”末2005年的8421万吨多出 1 倍多,同比增长 20.1% ,增速和增量均居全国沿海十大港口之首,创造了4年翻一番、再造一个日照港的佳绩。
该市计划 5年投资110亿元用于港口建设,争取到 2010年港口通过能力和吞吐量均达到2亿吨,远期通过能力达到6亿吨,构筑起“大宗干散货、原油、集装箱运输和现代物流”四大体系,打造我国著名的大宗散货进出口中转基地、华东地区重要的杂货进出口中转基地、亚欧大陆桥东端区域性集装箱转运中心和区域性国际航运物流中心。
日照先后打通了制约经济发展的交通大动脉。山西中南部至日照港铁路大通道开工建设。青日连铁路已确定规划,即将动工兴建。新菏兖日铁路电气化改造以及日照港疏港高速、长深高速公路日照段建设顺利推进。335 省道三庄至莒县段建成通车。日照港参与投资的东(都)平(邑)铁路、枣(庄)临(沂)铁路建设进展顺利。
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 型)正式封关运营,鲁南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口岸通关部分投入使用。与中石油合作的日照至东明输油管道开工建设,与中石化合作的岚山港区 30 万吨级原油码头及与之配套的日照至仪征输油管道已经国家发改委核准,为打造国内重要的石化中转基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 深度开掘
循着海洋特色新兴城市这一发展理念,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型城市要求,在发展中着力构建海洋生态环境体系,加快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统一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走生态文明发展之路。
循着这一理念,新的发展成果出现在面前。清大华创科技孵化器和首都师大动漫基地投入运营,五征企业技术中心被列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 21 个产品被评为山东名牌产品,预计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值330 亿元,增长 33% ,增幅居全省首位,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是日照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中的重要板块。他们将依托大学科技园、日照软件科技园和重点科研机构,加快建设海洋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近几年,日照市在海洋科技研究上已取得重要科技成果 100 多项,先后突破了西施舌、大竹蛏、美国红鱼等育苗及养殖关键技术。目前,日照市政府已与青岛国家海洋研究中心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并与黄海水产研究所在日照成立“国家海水鱼类研究与发展中心”达成意向,市水产集团也和中国海洋大学合作成立了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日照教学基地。目前,一个现代化的海洋科技教育创新区已初见雏形,将为打造蓝色经济区,建设海洋特色新兴城市提供强大的技术和人才支撑。
和谐日照 生机勃勃
海洋特色新兴城市的理念归根结底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在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市财政统筹用于改善民生的资金达 41.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87% 。12 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圆满完成。在全省率先开展了企业公开承诺不裁员活动,采取降低社保费率、提供稳岗补贴等措施稳定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 4.37 万人,有组织转移农村劳动力2. 5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5% 。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95% ,城镇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提前两年实现了国家确定的 90% 的目标。积极开展城镇职工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新增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员 5.2 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提高 13% ,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月 276 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年 1200 元。精心组织实施“五有惠残共享工程”,市社会福利中心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货币直补户数达到 1264户,为 194户低保或特困家庭发放了廉租房补贴,在市区配建廉租房 200套,首批 22 户已经入住。积极构筑“五网”防控体系与“合成化”现代警务体系,社会治安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一,日照市被中央综治委表彰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成功举办了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地级日照市设立 20 周年系列活动,广泛开展“四心”教育、生态文明村镇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城乡文明水平进一步提高。大力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文化艺术博览中心和莒州博物馆建成启用,市级综合文化中心暨日照图书馆奠基开工。成功承办了第十一届全运会日照赛区比赛,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最佳赛区”。日照市运动员在全运会上勇夺金牌 3.5 枚,实现了竞技体育的历史性突破。成功举办了 2009 中日韩国际帆船赛、首届全市老年人运动会。翟墨驾驶“日照”号单人无动力帆船环球航海胜利返航。对市区 10 万户居民实施了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 97.39% 。
据统计,日照市 2009 年全年实现生产总值 860 亿元,比上年增长 14.5%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43.48亿元,增长 19.68% ,进出口总值稳居全省第四位,达到 83.5亿美元。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