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座礁岛给大亚湾清污?有关部门回应称造价太高待论证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月20日,惠州市政协委员曹建忠提出提案,由于大亚湾海域污染范围逐年扩大,建议实施人造礁岛工程,建成环岛人造礁石带,增加岛屿面积,增强生物分解力。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大亚湾正在进行人造礁区建设,实施人造礁岛工程需进一步论证且造价较高考验政府财力。
起因:大亚湾海域环境压力加大
时隔10余年,大亚湾海水两个样。目睹大亚湾海域水质变化,曹建忠忧心忡忡。他说,目前大亚湾石化一批项目已建设投产,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大亚湾海域水质不容乐观,海水污染范围逐年扩大,有害大亚湾海域生态平衡,还可能殃及港口国家海龟繁殖基地。希望政府继续加大治污减排的力度,充分利用海洋自净力大做文章。
办法:实施人造礁岛工程
曹建忠认为,一是可以利用大亚湾海域现有的礁石岛,实施人造礁岛工程,建成环岛人造礁石带,增加岛屿面积,增强生物分解力。二是在石化基地出海排污口处,点状投放钢筋混凝土镂空预制件,形成污源过滤隔离网链减轻污源的扩散,提高底质的分解力。
另外,在大亚湾海域和惠东交界处,规划建设海上生态治污区。投放钢筋混凝土敞口箱,放养能吸食污染源鱼类和种植藻类,提高海洋生物净化力。实施红树林扩种及清污工程,人工种植红树,扩大现有红树林面积,对红树林进行科学网钩清污,提高红树林海水吞吐量和沉淀量。
部门回应
提案有想法 但仍需论证
市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表示,该提案中提及到建设人造礁岛,目前惠州正在进行人工鱼礁建设,红树林保护也在进行之中。建设人造礁岛涉及到国家海岛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需要国家批准,且需要进一步论证;另外,建设人工鱼礁耗资动辄上千万元,建设人造礁岛更是可想而知,这也考验政府的财力。
这名工作人员认为,控制海域污染关键是要做好陆源污染物的处理,沿岸各县区和海边的企业要建设污水处理厂。海洋的污染主要来自石油泄漏以及人工养殖对海水的影响,会使海岸生态系统变得脆弱。针对石油泄漏,惠州市制定了危急预案,紧急处理可能的情况。
据悉,截至目前,惠州市除在建以上2座礁区外,已建成了大亚湾大辣甲南准生态公益型、灯火排生态公益型、青洲生态公益型人工鱼礁区,已建礁区共建造和投放10种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礁体4821个共17.3万立方米,建成礁区面积21平方公里。
惠州市2009年决定在惠东稔山红树林湿地建海洋生态园,当年已经完成了300亩红树林的种植,目前正在开展养殖土塭改造工作。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