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学打造长效发展格局
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33:46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为了进一步巩固管护基础,建立健全长效发展机制,滨州贝壳堤岛与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出台了科学合理的环境监测与保护措施,使保护区的各项工作逐渐进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
一、加大海洋环境的监测工作力度。通过对海水水质、沉积物质量进行监测,确保近海海域海洋环境的质量,防治、减少污染物随河流进入海域,促进浅海滩涂贝类的生长繁育,对保护贝壳堤岛的物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开展科研活动。保护区管理机构与中国海洋大学、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合作,开展了保护区资源与环境调查,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的本底情况,完成了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考察报告,为保护区内自然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积极开展一系列科普和法制教育活动。通过采取各种形式,深入到保护区周围的村庄、企业、学校宣讲《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通过一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保护区内居民和周边居民保护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使之能够主动配合自然保护区管理,并积极参入到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保护工作中来。
四、成立专门的管护工作组。通过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捕滩涂贝类、盗挖贝砂、偷猎野生动物和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行为。对重点地区、重点保护加强巡护,有效地维护了贝壳堤岛与湿地的生态和谐。
由于管理措施得当,制定了依法治区、依法管区的正确方针,保护区的管护效果显著,使这一珍贵的海洋自然遗产得到了充分保护,区内狩猎活动被取缔,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得以繁衍生息,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呈现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