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烟台”的海洋战略定位探讨

“突破烟台”的海洋战略定位探讨

来源:王诗成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2:03 

一、烟台海洋区位、海洋资源优势得天独厚,发展海洋经济大有作为

()海洋区位优势

烟台是我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是环黄渤海经济圈的一部分,南有长三角经济区,北有东北经济圈,是东亚地区国际性港城、商城、旅游城,是中国北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烟台是国家重点开发的环渤海经济圈内的重要城市,也是联合国和亚太经合组织重要经贸活动的举办城市。

1.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烟台海洋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特别是东北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烟台市与日本和朝鲜半岛隔海相望,位于中国与日本和韩国经济合作的前沿,在推进东北亚经济圈的发展和东北亚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这种优越的区位优势是烟台迈向区域性国际化都市的基础,为烟台与日韩建立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合作,为烟台成为中韩日跨国城市走廊和承接日韩产业专业的核心都市提供了便利条件。随着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强化,烟台的国际地位将会进一步提升。

烟台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投资环境,成为连接内陆与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国华北与东北两大区域的交通枢纽之一,先后与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各种方式的经济贸易合作。目前,烟台已基本形成了陆海空立体交通网络。空港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沿海有9个港口,拥有比较完备的港口基础设施,年吞吐量达4 287万吨。烟台在引进外资、从事外贸和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经济国际化程度。但与烟台有力的地理位置和开放环境相比,开放程度有待提高。烟台应充分利用其在国际上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开放搞活,大力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在黄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烟台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位置,隔渤海与辽宁、河北、天津相望,西接本省东营、潍坊两市,东临威海、青岛、日照。界内横跨黄、渤两海,占据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位置,北与辽东半岛一海相连,东与日、韩隔海相望,具有沟通东北、华东两大地区和面向日、韩扩大开放的区位优势。

3.在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在地理位置上,地处山东半岛中部的烟台,北与辽东半岛行程环抱渤海之势,突出在黄海之中,向西可以辐射山东省腹地,是连接东北和华北、华东经济区的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华北及山东的重要出海通道,

在山东省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山东省赋予烟台重要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山东省出台的重大战略均把烟台置于显著位置。在“三个突破”的决策中,明确提出“东部突破烟台”,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半岛制造业基地”和“承接日韩产业转移”战略中,烟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烟台也是构成半岛城市群的重要中心城市。山东省委和省政府对烟台市的发展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为烟台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

()海洋资源优势

1.海岸线资源优势

烟台市海岸线总长909.1千米,占全省的22.5%,主要有3种海岸线类型,分别为基岩港湾型海岸、沙质海岸和粉沙淤泥质海岸。其中,基岩海岸占30%,是良好的港湾岸段,主要分布在莱州三山岛、龙口纪姆岛、蓬莱高角及海阳大埠圈老龙头等地;沙质海岸占67%,主要分布在莱州虎头崖以东至蓬莱以及胶州半岛南部的海阳境内,与基岩海岸相间分布;粉沙淤泥质海岸在从胶莱河口至莱州虎头崖以西段连续分布,岸线长23千米

若以单位岸线海洋产业总产值来评价海洋经济的总体开发水平,烟台市2003年单位岸线海洋产业总产值为0.41亿元/千米,位居山东省沿海地区第五位。

2.海岛资源优势

全市共有基岩岛屿72个,岛屿面积68.57平方千米,占全省岛屿面积的40%。岛屿海岸线长206.6千米,占全省岛屿海岸线总长的30%。近海分布的庙岛群岛、崆峒岛、养马岛、千里岩等基岩海岛面积都在500平方米以上,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旅游资源。

3.港址资源优势

烟台市岸线漫长,建港岸线丰富,有多处条件好的宜港岸段尚未开发,连接港口辐射地区的交通条件良好,开发潜力巨大。全市30%岸线为基岩岸线,大陆宜港岸线71.91千米,占全省宜港岸线的36.3%。沿岸有太平湾、龙口湾、庙岛湾、套子湾、芝罘湾、四十里湾和丁字湾7处较大型海湾,均属半封闭型海湾,具有建设中型以上综合港口的发展潜力。庙岛群岛还有大小港湾多处,可建设天然避风锚泊地或小型港口。近海湾内,除海岛附近外,均岩礁或其他构筑物分布,多为软泥、泥沙或粘土质粉沙底质,适宜各种船只锚泊,锚地十分广阔。烟台至大连、天津、青岛等地的航道水深条件良好,不淤不冻。穿插于庙岛群岛的老铁山水道、北长山水道、登州水道等均是进出渤海的要道,自然条件十分优越。

4.滨海旅游资源优势

以近海岛屿和海滨为主的海洋旅游资源是烟台市的主要旅游资源,其单个海洋旅游资源品味并不高,但与沿海地带分布的丰富历史遗迹、宗教建筑以及军事遗址等人文旅游资源相互组合,资源品味极大提升,具有了较高的综合旅游开发价值。此外,其海洋旅游资源的组合优势还体现在地域上,多种类型海洋旅游资源在一定空间范围内聚集,使得资源内涵更为丰富,增加了旅游利用价值和开发潜力。庙岛群岛、崆峒岛、养马岛及千里岩等海岛风光、24处滨海沙滩等海洋旅游资源与白石村、蛤堆后等历史人文遗址相互依衬,提高了烟台市海洋旅游资源的品味。另外,烟台市海洋旅游开发的配套基础设施、软硬件都较完善,为进行大规模综合性海洋旅游业开发提供了充分的外部条件。

5.渔业资源优势

烟台市近海可捕捞资源种类丰富,全市可利用的地方性和洄游性鱼类100多种,浅海底栖生物种类272种。近海有全国著名的莱州湾渔场、烟威渔场和连青石渔场,是多种鱼虾和海珍品的产卵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但由于历史上以消耗资源为代价的海洋过度开发,造成有经济价值的海洋捕捞资源种群蕴藏量不同程度的减少,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资源几近枯竭,严重影响海洋渔业的持续发展。近海具有丰富的可养殖品种,主要包括鱼类、无脊椎动物、贝类、棘皮类和海藻类。沿岸2万多公顷的滩涂,多样的地貌和底质类型,适合发展鱼、虾、贝、蟹及海参等海珍品港湾和滩涂养殖。

6.海洋矿产资源优势

烟台市海洋矿产资源的品种丰富齐备,共发现矿产74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中的46.8%,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0种,产地150多处。海洋矿产资源储量大,已探明矿产总储量为37亿吨,居全省第7位,已开发利用矿产46种,尚有28种未开发,其中最具优势的矿种是煤和金。黄金居全国首位,滑石、菱镁矿居第2位,铜居第4位。另外,铜、锌、铅、铁、黄石矿居山东第1位,膨润土居第2位。资源种类齐备、储量丰富、易于开采,四通八达的便利交通,环渤海地区发达的工业等优势条件为烟台市开发海洋矿产资源、发展与海洋矿产资源相关的产业创造了有利条件。

7.海洋能和风能资源优势

烟台市潮差较小,不超过2,潮汐能发电难以形成规模,开发利用价值不大。但是,龙口、北隍城及千里岩等海区的波浪能较大,处于尚未开发阶段,具有开发优势。海岛风能资源丰富,其中长岛和千里岩风能为最,是烟台市沿海岛屿极具开发潜力的补充能源。

8.滩涂和海域资源优势

烟台市海域面积2.6万平方千米,约为陆地面积的两倍。115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6 560平方千米,占全省的22.6%,可养殖面积3 300平方千米。0等深线以内滩涂面积284平方千米,海域和滩涂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广阔。

  二、“突破烟台”为海洋经济的跳跃式发展注入强大活力,也为海洋经济崛起战略定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九五”以来,在山东省委、省政府“东部突破烟台”战略部署和本市市委、市政府“建设海洋经济强市”战略目标指引下,经过全市涉海部门、行业、沿海各级政府和全市人民凝心聚力的共同努力下,烟台市海洋经济得到空前发展,为海洋经济崛起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海洋经济总量大幅增加,增速比同期地区经济增长快

1995年全市海洋经济总产值仅113亿元,到2004年增加到448亿元,年均增加17.3%;海洋产业增加值由1995年的58.5亿元到2004年增加到240亿元,年均增长17.7%。海洋经济总产值和海洋产业增加值在长达10年间,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速率,其中19982002年连续6年增速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10年年均增长速度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出4个百分点。

()海洋产业结构逐年优化,支柱产业确定,整体竞争力增强

烟台市已经形成了包括港口及海洋运输业、海洋旅游业、海洋捕捞业、海水增养殖业、水产品加工业、海洋矿产业和海洋能源、海洋机械造船、海水综合利用在内的8个主要海洋产业组成的海洋产业群。其中,海洋水产业、滨海旅游业和港口与海洋交通运输业成为海洋产业体系中的三大支柱产业,多年来保持稳定发展。

()海洋区位优势明显、陆域经济基础较强

研究显示,在环渤海15个地级以上城市中,烟台市海岸线系数为第四位,高出平均值18个百分点,陆域经济密度位居第六,高出平均值14个百分点。

()海洋开发程度总体水平中等偏上,主要海洋产业优势明显

烟台海洋经济总体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全国沿海53个地级以上城市中,还是在环渤海15个地级市中以及在山东半岛7个沿海地级城市,均居中等偏上位置。主要海洋产业优势明显,海洋渔业、造船业、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发展突出。

()海洋开发秩序得到维护,海洋综合管理逐步到位

为了提高海域管理的层次和水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像管理城市一样管理海洋”。围绕海域使用管、使用权出让转让、申请审批程序、海域使用金征收等方面,先后制定和完善了10多个规范性文件,建立起比较完善、可操作性较强的配套管理制度,违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

三、烟台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的战略定位

()海洋经济崛起的发展思路

根据党和国家关于“实施海洋开发”、“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及省委、省政府“十一五”期间“东部突破烟台”、“建设海上山东”的战略设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海陆统筹一体化规划安排在全市区域经济各要素,利用临海区位优势,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建设和谐海岸和海洋区域经济,应该是本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之一。构建区域性海洋经济新体系,应该作为“十一五”期间,本市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经济强市的战略选择。

1.战略选择

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是海洋经济强市建设的阶段性核心任务。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加大管辖海域及外海海区的资源勘查与开发力度,开拓资源新区,拓展活动领域,强化服务管理是第一位的战略选择。调整优化海洋产业结构,转变海洋经济增长方式,提高涉海劳动就业者收入,推进沿海社区和谐社会建设,是未来515年内的战略核心。打造以海洋船舶工业为主体的临海产业带,构建以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和港口物流服务业紧密衔接的新型海洋产业体系,建立、健全海洋产业生产活动、产品销售贸易活动等专业化市场运行体制,加快海洋经济的国际化进程,应该是本地区区域海洋经济体系建设的长期战略任务。

2.战略步骤

第一步,“十一五”期间为起步奠基阶段,重点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以提高传统海洋产业开发为主,加快产业的技术改造,不断壮大规模,提高二、三产业比重。初步建立起以海洋产品加工、港口海运、滨海旅游为主导的海洋产业体系。

第二步,2010年以后5年为全面发展阶段,重点提升海洋产业素质。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和深度。实现集约型、效益型、全方位综合开发。基本实现由传统产业为主向新兴、高科技为主转变,形成高素质的海洋产业体系。

第三步,2015年起以后5年为高速推进阶段。这个阶段海洋经济建设实现产业化、商品化、现代化;新兴海洋高新技术产业进入全面开发阶段;海洋研究、开发、保护、管理、环境及海洋产业综合实力居世界先进水平,烟台将由一个海洋大市步入海洋经济强市之列。

3.发展定位

烟台的城市总体发展定位是要成为山东省重要的现代化加工制造业基地、胶东半岛组合港口群的核心之一,北方重要的滨海旅游中心、区域性商贸和物流中心。实施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重点突破战略,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极,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提高海洋经济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

()海洋经济崛起的发展目标

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是,海洋经济在地区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海洋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得到优化,海洋科技作用显著加大,海洋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优势海洋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海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特色临港、临海海洋产业经济带初具雏形,海洋经济成为地区经济增长极。到2010年成为地区级海洋经济强市,到2020年全面建成海洋经济强市。

()海洋经济崛起的发展原则

1.以人为本、海陆统筹、陆海联动的原则

明确坚持陆海统筹联动、整体开发的原则,发挥海洋区位和资源优势,与陆海经济在产业、市场、资金、科技、人才和机制方面的优势相结合,大力发展临港、临海产业,推动陆海生产力联动布局、产业联动发展、基础设施联动建设、生态环境联动保护治理,在陆海统筹、整体开发中取得海洋经济的全面发展。

2.区域协调、经济协调、社会协调原则

烟台应顺应国家大力推进以天津滨海新区为核心的环渤海区域经济大发展的总体态势,以及山东半岛以青岛为区域经济中心快速膨胀的基本态势,找准定位,因地制宜制定协同于环渤海大经济区及山东半岛城市群的一体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缩小差距,融入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大循环体系之中。更重要的是,作为环渤海经济区重要的地级临海城市,把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纳入地区国民经济总体发展一盘棋中。

3.市场导向、政府引导、培育新型工业化海洋产业群的原则

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充分发挥市场对海洋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市场机制的动力,完善海洋经济市场运行机制,是烟台海洋经济及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机制保障。同时,加强政府宏观调控,维护海洋开发利用秩序,为海洋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体制环境,是重要的制度保障。坚持市场主导、科技先导、政府引导,就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各方面投资海洋经济的积极性,形成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积极引进适合本地的海洋机械设备制造、海洋船舶制造、海洋生物制药、海水综合利用等适用技术,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不断增殖扩大的海洋产业群集聚态势。

4.提升速度、强调效率、倡导有度、均衡发展的原则

未来烟台市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只有以进一步促进海洋经济提速发展为基本前提,才能大力提高海洋经济的总体发展水平。注重海洋和海岸带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利用效率,强调资源开发的递进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预留不可修复、不具更新能力的海洋和海岸资源,为技术经济能力发展预留相应的海洋资源基础、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为将来发展强势海洋产业预留“生态位”。强调海洋产业开发的综合效益,提高海洋经济总体增长质量;强调产业开发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即要重利润,更要重环境保护,还要照顾沿海社区的人文承受力,保持海洋经济发展对就业的贡献增长。挖掘现有海洋资源或海洋区域的开发潜力,谨慎对待海洋区域的开发利用,探索一条海陆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复合系统整体健康的临海城市发展规模。

5.坚持科学发展观、强调开发保护同步的原则

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必须兼顾沿海地区陆域、海域两个立体空间的生态建设与经济利益,形成海洋和海岸带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模式。要走海洋产业发展、沿海地区人民生活富裕、海陆生态优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要优化利用海岸线资源,组合利用海岛、海域、海岸带等空间资源,循环利用海水资源,减量利用渔业捕捞资源,以及科学合理利用海洋环境容量等,分类制定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开发利用及保护规划,科学评价开发前后的变化与影响程度,从而做到科学合理、持续高效地发展壮大地区的海洋经济。

6.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与调整区域经济结构相结合的原则

要加快调整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港口海运、临港产业、海洋特色休闲旅游和新型海洋高技术产业,提升海洋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应积极在以北部沿海产业带为重点的战略布局下,论证、安排海水利用、海洋生物制药、船舶制造、跨海工程建设等新兴海洋产业,在长岛海岛陆域和海域加快海洋渔牧经济区建设,尽早实现陆岛贯通。把海洋资源优势和陆域产业经济优势结合起来,重点建设一批北部临港海洋产业区、海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海岛特色海洋经济区,逐步形成各具特色、优势明显的海洋产业带,形成区域型海洋经济新局面。

7.依法治海、科学管海的原则

依法治海要体现“严”字,科学管海要重在“实”字。必须强化海洋开发利用的依法管理和规划先行,要完善海洋经济统计制度,理顺海洋管理体制。坚持海洋经济发展规模、速度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坚持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加快治理海洋污染,加强海洋生态环境建设,努力实现海洋资源利用集约化、海洋经济开发生态化、海洋环境良性循环化,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成效增强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8.以港兴市、顺应人口趋海移动规律的以海兴城的原则

我国东部地区是国民经济的重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力量。在全国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将继续发挥“火车头”作用。人口向沿海地区移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人口聚集推动城市化进程是必然结果。必须顺应这一客观规律,发展壮大中心城市,完善功能配套,优化布局沿海城镇建设,加速临海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四、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布局

()北部综合海洋经济区

此区域包括东起牟平、西至蓬莱的海岸区段及周边海域,陆域面积3 907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度253千米。区内港湾、旅游、生物、海岛等海洋资源优势突出,海洋产业总产值占全市的50%以上,已形成海洋渔业、海洋交通运输、滨海旅游三大海洋支柱产业。发挥本区作为烟台市海洋经济发展“核心”和“龙头”带动区域以及国际化发展战略“高地”的作用,以海洋开发促进对外开放、以对外开放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强化综合服务职能,是本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西部临港工业主导海洋经济区

此区域包括莱州、招远和龙口海岸区段及周边海域,陆地面积4 205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4 2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度191千米。区内港湾、生物、旅游和海盐资源丰富,海底油气和煤炭资源开发价值大。海洋渔业发展基础良好,海洋矿产、海洋电力工业特色突出,海洋运输、滨海旅游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本区以龙口市为中心、以龙口港和莱州港为主要依托,临港重化工业发展是其海洋产业基地、海洋矿产基地、海盐及盐化工业生产基地的功能,滨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南部能源、水产、旅游主导海洋经济区

包括海阳、莱阳海岸区段及其周边海域,陆地面积3 618平方千米,海域面积2 400平方千米,海岸线长度258千米。本区毗邻青岛,以海洋生物、滨海滩涂和旅游资源为主要优势。应加快推进海阳核电建设项目,建成全省重要的核电基地。发挥南部浅海滩涂广阔、地下海水丰富的优势,重点建设虾池、滩涂增养殖区和工厂化养殖区。建设海阳万米金沙滩浴场和沿海观光旅游带。充分发挥毗邻青岛的良好区位,积极促进青岛优势海洋产业向本区转移。

五、海洋经济崛起的区域发展重点

()建设海岸区域经济带

烟台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大首都经济圈的交汇区域。外向拓展条件优越,海域、交通、能源、人力等资源丰富。烟台北部沿海海岸带区域应把中小城市建设与临海产业带建设及海洋生态经济建设结合考虑,以临港产业布局为中心,链珠式规划城镇空间,预留优美海岸景观用于人居城镇建设,工业区和城镇区应有隔离空间。依托北部沿海港口群和烟台港区、八角规划港区、蓬莱开发区、西城临港工业区、龙口开发区、莱山三山岛工业区等沿海产业园区,因地制宜开发海岸线,加快建设港口物流、临港工业为一体的现代化临港产业基地,形成与海洋渔业、滨海旅游等其他海洋产业共同发展的格局,推动“海上烟台”建设。

()建设具有海洋生态特色的经济区

烟台地区北部贯通渤海湾口、南部直抵北黄海开阔海域。南北生态区系各成体系,构建针对性的基于特殊海洋生态系统的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发展区域性特色海洋经济,具有天然的优势条件。

北部沿海陆域与海域的区域型海洋经济建设,主要体现在“上”字型生态经济功能的进一步优化方面。“一竖”代表以长岛及其邻近海域为核心的海岛海洋生态系统,“一短横”表示以蓬莱烟台西港区为核心的带状海洋经济中心带,“一长横”表示烟台北部临海经济带。

除长岛地区正在进行的海洋生态经济模式探索外,建议应该尽早开展烟台地区的海洋生态经济区划研究及区划编制工作,把烟台地区的临海及海域全部纳入海洋生态区划范围内,详细划分各类生态系统分区,明确各生态区的生态及经济功能,研究提出各生态区的经济承载力,制定管理措施。

()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

对烟台地区来说,制造业以船舶工业为主,打造船舶工业基地应在高起点上起步。总体发展思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重点产品为龙头,以高新技术为依托,通过扩大开放和招商引资,重点承接日、韩船舶制造业产业转移,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由于造船工业对沿海地区来说,是造成生态和环境破坏的重大因素,所以,在规划布局沿海船舶工业中,一定要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放在首位。

()建设国家海洋产业基地

渤南4个油气田的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192.3亿立方米,最新又发现4个油气田,初步计算天然气地质储量290亿立方米。根据油气田的生产规划,可以保证该气源向烟台市年供天然气4亿立方米。随着渤海天然气登陆烟台的规模化、日常化,可以考虑适度规划安排集约化的海洋天然气化工产业基地建设,争取成为国家级的海洋能源化工产业基地。需要专项规划研究,包括陆域产业地级选点、划区,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产品输出等。

()建设海陆空立体大通道

贸易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引擎,港口建设必须满足贸易发展的要求。烟台所处的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集装箱运输增长最快、集装箱航线最为稠密、最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扩容港口、提高运力是当务之急。港口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增加投资,港口处理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在全球航运业向东亚转移的机遇中,提高敏锐洞察力,建造大型船舶,大规模进行港口基础建设,搭上新一轮全球物流业大扩张的快车。

航、陆联动是未来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能量供应生命线,也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内容。构建烟台与周边地区的陆海物流与运输大通道,应该作为大手笔谋划烟台地区海洋经济的重要任务之一。

()建设滨海旅游黄金经济带

烟台拥有丰富的海岛、海岸线资源,宜于开展旅游观光、休疗养、海水浴及沙滩运动。发展滨海旅游黄金经济带,要按照“旅游滨海、生活靠海、产业离海”的原则,严格保护旅游岸线,禁止近海养殖和一般工业的发展侵占旅游景区,把得天独厚的黄金岸线留给旅游业,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打好基础;生活居住宜靠海布局,使居民见海、亲海;除临港工业及需用大量海水的项目外,制造业基地应在内陆发展,和生态农业相伴,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东西差距。

()建设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基地

烟台地区的海洋可再生能源是我国北方沿海的主要分布区之一,主要有丁家咀的潮汐能、北隍城北侧的潮流能、龙口和北隍城的波浪能以及海岛风能。对烟台地区来说,需要把海洋能源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关联,要从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认识海洋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坚持海洋能源开发与海陆经济一体化,走与海洋经济和陆域经济联动发展的新路子,为沿海经济、海岛经济和人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服务。

20057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