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从三方面入手全面推进2010年海洋与渔业发展

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46:28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10年,威海市以蓝色经济区建设为中心,加快向综合协调海洋经济转变,全力发展海洋高端产业,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提高海洋开发与利用水平。

一、在发展高端渔业、打造蓝色经济区深蓝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隆起带上下功夫

一是在海洋牧场建设上求突破。加大渔业资源修复力度,在确保增殖放流苗种4亿单位以上的基础上,增加品种、扩大规模。新增海洋牧场10万亩,总面积达到40万亩。二是在健康生态养殖上求突破。新增两个以上省级以上水产原良种场。推广“七二一”、池塘生态混养、牡蛎育肥等养殖模式。新增无公害水产品认证30个以上,增加无公害养殖面积2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占到养殖面积的一半以上。三是在远洋渔业产业化上求突破。积极探索,争取上级批准和支持,争取公海捕捞作业配额,稳步增加远洋渔船,扩大作业范围,改变远洋渔业单一集中在捕捞的状况,提高抗风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四是在提高海洋加工增值水平上求突破。以海参、海带、低值鱼为主要原料,做好寻山休闲食品加工与岩藻黄素提取、鸿洋神海洋生物二三期工程、海洋时代公司岩藻多糖硫酸酯保健品、海之宝二期等项目的实施,提高海洋食品、保健品和药品和海洋新材料加工增值水平。五是在增强海洋服务活力上求突破。重点做好远遥、石岛等中心渔港经济区和沙窝、朱口等一级渔港经济区的建设,加快市区水产品批发市场、好当家水产品交易物流、海洋时代水产品交易物流项目等建设,使服务业发展水平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

二、在增强保障能力,助推蓝色经济区建设和海洋优势产业发展上出实招

一是用海保障。做好集中集约用海区的审批相关手续,保证重点项目用海,做好用海保障。进一步完善海洋功能区划,编制市区毗邻海域规划,优化海域资源配置,为海洋优势产业发展创造空间。二是环境保障。实施《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保护好海岛资源。加强地波雷达站、海洋监测预报中心的建设,提高监测预报能力。完善绿潮、赤潮应急处置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使海洋防灾减灾体系上一个新的台阶。做好保护区建设,争取新增小石岛等一批海洋与渔业保护区。三是科技保障。完善与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的合作机制,开展产学研合作,加强科技攻关,实施“阳光工程”和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培训渔民5000人次以上。整合海域动态监管、海洋环境监测、“网上看威海”等系统,加强“数字海洋”建设,为海洋开发提供科技支持。

三、在加强海洋综合管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保驾护航上求实效

一是加强海洋监察执法。重点是查处违法填围海案件,保护好海域与岸线资源。完善伏季休渔、涉外渔业管理,规范渔业生产秩序。加快三县一区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渔业病害防治机构的建设,把好苗种、投入、养殖、检测、上市等各个关口,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二是加强渔业安全执法。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开展“三无”渔船整治,强化信息传递与编队生产,完善安全通讯网络建设。加快渔船配置AIS(防碰撞)系统,船员配备CDMA手机,提高渔船防碰撞以及遇险报警紧急救援能力。三是优化海洋与渔业发展环境。积极落实惠渔强渔政策,争取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加快渔民合作社与渔业协会建设,开展渔业品牌创建活动,争取新增10个名牌产品。同时,优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创建文明窗口,为社会和基层提供优质服务。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