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来了一个漂亮的大摆尾。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它为什么会出现在江滨公园?它现在还是否在附近?过往的船只会不会威胁到它的安全?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昨天再次前往出现"海豚"的地点,寻找新的线索。
多位垂钓者目击"海豚"
昨天是元旦假期的最后一天,早上的江滨公园里游客不多。记者与提供疑似"海豚"图片的热心市民欧阳益洪相约见面。公园就在榄沙水道旁,这里原来是一间食品进出口公司的码头。经改造后,公园里花草树木成荫,还有许多健身器材和鹅卵石小道。每天,都有许多居民来这里散步、健身或钓鱼。而有"海豚出没"的地方,就是公园旁的榄沙水道,隔岸就是东凤公园。
记者来到现场时,公园里正有几位垂钓者在聊天。上前一问,他们果然正在讨论30日那天"海豚出没"的事。正在垂钓的阿锋说,一名垂钓者在抛竿时发现的。"他哇地叫了声,好大条鱼!我立即向江面看,
"淡淡的粉红色,大得像一个人。"另一位垂钓者说,当时还以为是人掉水里,吓了一跳。后来"那条鱼(海豚)"在水面不断地浮沉,用尾巴打水,大伙都看得清清楚楚。对于突然出现的这个大家伙,垂钓者们都觉得"好可爱,又好可怜。"这两天大伙都期待着它能重新出现,可再也没见到了。
摄影爱好者拍下相片
垂钓者七嘴八舌,打着手势给记者比划着当时的情形。有人曾经想用手机拍下来,可"海豚"拱着身子,一会儿头出水、一会儿尾巴出水,游得比过往的船还快,手机根本拍不清楚。
煊哥是公园的管理人员,当天他看到人群围观,立即回办公室拿来了数码相机,拍了一段视频。他说:"可是离太远,拍得很模糊。我就想起了平时玩摄影的洪哥。"
当天下午三四点钟,家在附近的洪哥接到了辗转而来的电话,说公园有"海豚出没",立即背起摄影包往外跑。"听说那只海豚在水里玩了一个多小时,可惜我来得晚,只见到最后十几分钟,它就消失了。"作为摄影爱好者的他,家里长焦短距一应俱全,才有幸拍到了珍贵的画面。
洪哥给我们提供的几张相片,都是在江滨公园的同一点拍摄的。有一张可见"海豚"躬着背,整个鱼鳍露在水面上;另一张则仅露出Y字形的鱼尾。还有两三张则只能见到背部一小部分。当天天阴,阳光并不充足,在十几分钟内能拍到不断变化位置的"海豚",洪哥水平已相当专业。
或因海水涨潮而迷途
为什么江滨公园会有"海豚"出没,短时间内专家们并没能给记者明确的答案。公园里的目击者们却各有猜测,他们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是涨潮说。
上月29日是农历十四,夜晚是海水涨潮期。那晚的海水倒涌进来榄沙水道,比平时高出
二是船只干扰说。
当天"海豚"在江滨公园前的水道里游了一个多小时,转了四五个来回,正准备朝出海口方向游走。可突然两只运沙船快速逆向驶来,激起了很大的水流。海豚立即调头,朝着水道往上游的顺德均安方向逃走。当初它可能也是被船只惊吓,从出海口误闯入了小榄水道。
虽然对"海豚"的来历大伙各有猜想,可这几天他们却都期盼着能有相关部门来水道上寻找。这里船只多、水道浅,不利于海豚生存。这只迷途的"海豚"若不尽快返回大海,怕会遇到危险。"希望专家能过来想想办法,送它回家。"
中山也属"海豚保护区"
记者在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发现,中山在我国的海豚保护区内。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海洋哺乳动物,被誉为"海上国宝",在我国较集中分布在珠江口和厦门海域。它喜欢栖息在亚热带海区的河口咸淡水交汇水域。
2003年珠江口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范围北至内伶仃,南到桂山,西至淇澳,东到香港大屿山,总面积460平方千米。保护区又处于粤、港、澳经济圈中部,北面有广州市,东北面有深圳市和东莞市,西北面有中山市, 西南面有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东面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毗邻。
上月,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就曾透露,正在做可研报告的深中通道,就已考虑到海豚往哪里走的问题。而已动工的港珠澳大桥还设立了观海豚的平台。近两年,与中山水系相连的湛江、顺德等地均发现了中华白海豚的踪迹。但我市的海洋与渔业专家表示,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在中山水域看见过有中华白海豚出现。而这次江滨公园有"海豚出没",似乎也并不意外。
相关链接
中华白海豚
中华白海豚属于鲸类的海豚科,是宽吻海豚及杀人鲸的近亲。很多人以为中华白海豚是一种鱼类,其实它们以及其他鲸鱼及海豚都是哺乳类动物,和人类一样能够恒温、用肺部呼吸、怀胎产子及用乳汁哺育幼儿。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形特征
中华白海豚身体修长呈纺锤型,喙突出狭长,刚出生的白海豚约
白海豚身上的粉红色并不是色素造成的,而是表皮下的血管所引致。这与调节体温有关。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