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暖威胁10大物种生存:斑纹海豹上榜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2009年12月公布的最新报告强调,全球气候变暖正在威胁野生动物的生存。报告列出了十大具有代表性的物种,其中包括斑纹海豹、北极狐、帝企鹅以及白鲸。
哥本哈根会议草案谈判允许地球二氧化碳水平在2100年提高到650ppm,也就是说,届时地球温度较现在相比提高5.4华氏度(3摄氏度)。专家表示,这种升温幅度意味着数千种物种将灭绝。
1.海冰融化斑纹海豹濒危
与北极熊一样,斑纹海豹也依靠北极的海冰才能生存。如果北极夏季海冰因为全球气候变暖彻底消失,斑纹海豹将濒临灭绝。专家们表示,到2040年,夏季的北极可能就要成为一个无冰的世界。
2.冰架破裂企鹅幼仔溺水
正在崩裂的南极冰架已对帝企鹅的繁殖地带来不利影响。在温度较高的年份,大冰架提前破裂导致企鹅幼仔掉入海中溺水身亡。专家们表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6华氏度(2摄氏度),世界上的帝企鹅繁殖地将消失40%。
3.小丑鱼藏身之处减少
不久之后,我们可能就无法在海洋中发现小丑鱼的身影。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珊瑚礁衰退,这些可爱的小生灵正遭受栖息地不断减少的厄运。小丑鱼借助带刺的海葵护身,在珊瑚礁上繁衍生息的海葵能够帮助小丑鱼躲避捕食者。除此之外,大气中不断上升的二氧化碳水平致使海水酸度提高,导致小丑鱼用于返回保护性海葵所在地的化学信号受到阻隔。
4.科克布姆树大面积死亡
南非和纳米比亚科克布姆树所在地区的平均温度呈上升趋势。过去10年来干旱导致赤道附近的科克布姆树大面积死亡。专家们警告说,地区边缘的树木虽然茁壮成长,但它们的遗传多样性不断降低。
5.成年鲑鱼数量减少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提前融化,提高冬季淡水河流的流动速度,快速流动的水冲刷脆弱的鲑鱼卵和幼仔所在的河床。夏季流动速度降低则可能导致淡水栖息地的成年鲑鱼数量减少。
6.北极狐传统领地遭入侵
北部苔原的融雪对北极狐来说是个坏消息。气候变暖意味着赤狐在更北的地区也能找到家的感觉,它们大举入侵北极狐的传统领地。与此同时,北极狐的猎物——旅鼠等小型啮齿类动物也正失去冬季的家园,即永久冻结带和厚雪区之间的地带。报告指出,温暖的冬季意味着积雪区厚度更低,更潮湿,同时土崩瓦解,可能导致啮齿类动物数量减少。
7.革龟性别数量打破平衡
与其它一些爬行动物一样,革龟的性别也受温度影响。在卵发育过程中,更高的平均温度提高了发育成雌性的可能性。报告指出,气候变暖潜在地打破了革龟的性别数量平衡。
8.白鲸数量迅速减少
北极海冰流失严重影响白鲸的生存,这种流失让人类更容易进入这种动物的原始栖息地。更多船只航行于北极海域导致更多撞船事故,同时带来噪音和化学污染,致使白鲸数量迅速减少。
9.考拉面临饥饿威胁
不断上升的大气二氧化碳水平导致澳大利亚桉树树叶蛋白质营养成分减少,同时提高味道极差的丹宁酸含量。这意味着以桉树叶为食的考拉不得不吃掉更多树叶,才能避免被饿死的命运。除此之外,由于澳大利亚的高温和干旱变得更为普遍,由此引发的山火也会对考拉生存构成威胁。
10.鹿角珊瑚最易受攻击
最易受攻击的动物可能就是鹿角珊瑚。由于白化,它们变得更加脆弱,同时还受到酸性不断提高的海水侵蚀危险。温度更高的海水导致珊瑚失去共生藻类进而产生白化现象,白化中的鹿角珊瑚只能慢慢走向死亡。与此同时,酸性海水不断侵蚀珊瑚的骨骼。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