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山东省海洋与渔业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2:03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近年来,市海洋与渔业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蓝色经济区建设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按照“护海兴渔”的海洋环保理念,全面强化海洋环保监测、防控、治理三个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了全方位、信息化的海洋环境监测监控网络和海洋环保体系,有力地促进了奥帆赛场环境保障和胶州湾综合整治等一批重大项目工程建设,为蓝色经济区建设和“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一是立保障,不断加强海洋环保法制建设和规划编制。结合有关法律、法规和海洋与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情况,逐步建立、完善了地方海洋法规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青岛市海岸带规划管理规定》、《青岛市无居民海岛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规章,为加强海洋环保工作提供了有力法律保障。开展“青岛市海洋防灾减灾专项规划”、“青岛市海洋环境生态保护专项规划”等专题研究,提出了20092020年青岛市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重点建设项目、实施步骤以及综合保障措施,为海洋环保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二是建网络,着力构建全方位信息化的海洋环保监测体系。逐步完善了市、区(市)两级海洋环境监测站建设,高标准建设奥帆赛场水文、水质监测暨预报系统,实现了对青岛近岸海域的水文、水质实时监测和准确预报。建立海域动态监视监测管理系统,实现了对前海一线重点海域和奥帆赛场海洋环境的实时监控监测,在全国率先实现了海洋环境监测的动态化、数字化。形成了“点面结合”的海洋环境监测网络。

三是抓管理,全面推进海洋环境保护深入开展。严格落实海洋环评评度,全面规范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严把涉海工程项目环境影响的审核关,确保海洋工程环评率均达到100%。大力推进海洋保护区建设,相继建成2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个市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建立了我市第一个海洋特别保护区—胶州湾滨海湿地省级海洋特别保护区,开创了我市海洋保护区的新局面。狠抓海洋应急管理,制定完善了《青岛市海洋大型藻类灾害应急处置工作预案》,成功处置了2008年“浒苔灾害”奥帆赛顺利举办提供优良比赛海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被国家海洋局授予“抗浒苔保奥帆特殊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四是重预防,不断提高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水平。为最大限度的减少海洋灾害造成损失,不断完善海洋灾害预警报体系,制定《青岛市风暴潮、海啸灾害应急预案》,设置赤潮监测浮标,对重点海域实施连续地全天候监测,自200971开始,首次在青岛电视台一套新闻频道《海洋预报》栏目定时播报青岛近海的海洋预报和海洋灾害预警报,及时向市民发布我市近海海浪、风暴潮灾害预警报,使社会公众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海洋灾害预警报信息,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和减轻风暴潮和海浪灾害造成的损失。

五是强整治,不断深化海洋环境生态综合治理。开展以“控制填海、控制污染,治理胶州湾已经形成的污染”为目标的海洋环境生态综合整治工作,实施了胶州湾沿岸截污和污染治理工程,加大了环胶州湾城市污水处理厂和管网配套的建设,先后投资10亿多元改造、新建12座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1.58%,取得了明显成效。采取海洋与陆地执法联动、综合与专项检查结合的执法模式,加强对胶州湾、前海一线、重大海岸工程、主要排污口、盗砂案件多发区等重点区域的监管力度,有力地打击了违规用海、破坏海洋资源和环境的违法行为。共计开展海洋执法检查320余次,查处海洋违法行为94起,有力地维护了海洋开发秩序。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