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寿光海岸线全长30公里,海域总面积为30万亩,其中滩涂总面积为18万亩,高涂面积12.2万亩,发展海洋渔业具有充分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目前有海水养殖池塘2.85万亩,淡水养殖1.05万亩,浅海贝类养殖滩涂16万亩。全市拥有捕捞渔船580艘,10.9万马力,捕捞能力在全省位列县级第三,捕捞产量列全省第二。2009年,全市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0000亩,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35000亩,无害养殖面积67000亩,全市涉外作业渔船100余艘,涉外捕捞产量25000余吨。
下一步该市将以“三区”建设为契机,按照“统筹规划、集约开发、科技带动、创新突破”的发展思路,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加强渔业综合管理,科学开发渔业资源,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提高渔业经济发展质量,推进现代渔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深化渔业结构调整,提升现代渔业发展质量。积极推动渔业标准化生产,通过示范引导,大力发展现代渔业。一是加快渔业标准化基地和健康养殖基地认定,使全市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达到1处,省级渔业标准化基地达到2处,潍坊市级标准化基地达到3处。二是继续实施近海渔业修复行动计划,扩大增殖放流品种和规模,力争投入资金过300万元,蟹贝苗种增殖超过5000万粒(尾),进一步加快近海渔业资源恢复,争取省财政补贴,在我市滩涂进行毛蚶资源底播增殖试验,切实保护好毛蚶这一地方特产资源。三是加快渔船网具改革步伐,实现大马力拖网渔船捕捞品种由原来单一的生产鳀鱼为主向生产经济鱼类等多品种为主转变。四是大力发展外海远洋渔业,投资2500万元,更新改造520马力钢质渔船4艘,积极发展远洋渔业项目,全市远洋捕捞产量达到30000吨,产值1.6亿元以上。五是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努力打造现代渔业加工基地、物流基地,积极培育集生产、加工、流通“三位一体”的水产品龙头企业,拓展国内外市场,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产业链条,提高渔业经济效益。六是实施品牌建设战略,继续扩大无公害养殖品种和养殖基地认证规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强化基层渔技体系建设,提高渔业科技创新应用能力。一是加强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发军渔业技术服务机构作用,强化基层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积极争取省、市财政每年安排科技推广专项资金,用于海洋与渔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等重要领域和项目建设。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技术创新体系。二是加大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力度。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品和主推技术。以国家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战略为契机,力争在渔业资源修复和标准化生态鱼塘治理工程上投入过3000万元,争取建设10万亩浅海滩涂健康养殖示范区1处。三是认真组织渔业科技服务。结合科技入户、科学用药、科普下乡和创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等项目的实施,积极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养殖模式,加强渔业技术指导和培训,年内组织培训班5-8期,培训渔民800人次以上,进一步提高生产者素质。加强渔业水质监测监控及病害测报工作,探索建立监测公示公报制度。
(三)加强平安渔业建设,完善现代渔业保障体系。一是加强安全“双基”建设。建立完善渔业安全基层组织,建立健全渔业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投资350万元,用于渔港码头改造,提高港区安全水平。投资30万元购置抢险救生用橡皮艇,提高浅海滩涂抢险救助能力。争取建立渔业安全监控救助系统,为渔船配备北斗卫星定位设备和AIS渔船识别避碰系统,提高渔船海上航行、渔业生产安全水平。二是强化安全监督检查。加大隐患查处力度,年内组织安全检查10次以上,实现对全市渔船检验率、安全消防设施配备率和执法人员登船检查率3个100%。三是继续拓展渔业互助保险。探索开展渔业基础设施保险和水产养殖保险,力争展业收入突破900万元,积极推动渔业互保小额担保贷款项目的实施,破解渔业贷款担保难题,帮助渔民解决技改和生产资金。 四是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申请渔业产品质量检测计量认证,积极组织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检查行动,不断提高我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四)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建设海洋渔业生态文明。建立海洋渔业安全监控指挥体系,投资200万元建设全市海洋与渔业监控系统,投资100万元建设港区水文气象监控系统,实施数字、视频监控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全市所属海域、码头等重点部位、重点区域的视频监控和水文、气象监测监视,更好地服务海洋渔业经济发展。强化海洋环境监测和海洋污染防治,加快推进海洋环境监测站实验室资质认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将我市境内13个排污口全部纳入监管范围,努力建设覆盖全市近岸海域的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积极构建海洋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加强海洋保护区体系建设,投资400万元建立10000亩湿地生态保护区,实施柽柳林和芦苇湿地等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修复工程,完成以海洋生态多样性、种质资源、珍稀濒危物种群、滨海湿地等生态系统保护区的建设。全面实施《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不断建立完善政府统一领导、渔业部门为主体、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伏季休渔管理机制,加强对伏休渔船尤其是异地停港大马力渔船的监控,强化海上巡航检查,实行违规渔船“黑名单”制度,严厉查处渔船违规行为,确保我市伏季休渔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 频道推荐
- 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