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护碧海银滩

——福建省东山县加强海洋环保行动纪实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3:24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年终将至,喜讯频传:今年以来11个月,福建东山岛共接待中外游客132.8万人次、旅游收入4.68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3%15.7%;海水养殖经济效益同比增长20%以上;8个总投资达50多亿元的旅游项目落户马銮湾、金銮湾海滨……这是近年来东山县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海洋环境整治行动,精心呵护碧海银滩,实现海洋经济与海洋环保同步发展的可喜成效。

海洋污染制约发展

东山是福建第二大、全国第六大岛,海岸长达141公里。个个海湾绵延相接,是福建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

过去的10多年间,东山海洋经济尤其是水产养殖业、水产加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成为东山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当地渔民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养殖方式落后且盲目追求生产数量和规模,出现了乱占海湾搞水产养殖、乱占海岸地搭盖、乱倒垃圾下海等问题,导致重点养殖水域水质受到污染、生物质量下降,海洋生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三湾”景区是游客沐海玩沙、品尝海鲜的好地方,同时也是不少渔民养殖的首选之地,但由于越来越多的渔民在这里发展海水养殖,这片海域遭遇了脏、乱、差的尴尬。该县水产科技专家说,海洋污染时首先受到危害的是海洋动植物,而最终受损的还是人类自身。过密的网箱养殖规模、违规投放药物和饲料、随意抛掷生活生产垃圾,不仅增加了海洋的生态负担,不利于海洋经济发展,还可能危及群众身体健康。

整治后碧海银滩换新颜

2008年初,东山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海洋经济强县”的目标和措施。为保护和改善海洋生态环境,去年5月东山县“三湾”(屿南湾、马銮湾、金銮湾)海域整治指挥部正式成立运作,出台了《关于收回马銮湾附近海域使用权的公告》等文件,大力实施现场调查、摸清底细、宣传到户、依法依规、先易后难、分类整治,稳步推进的具体工作方法,从海漂垃圾整治、海洋生态修复、海岛生态保护等方面入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整治工作扎实有效,完成了东山八尺门海域生态修复,深埋整治了“三湾”岸上63家养殖场的280支进水管、数以万计的木桩、34道排水管,修建了3道排水沟渠,恢复了沙滩自然景观,特别是金銮湾海滩,面貌得以焕然一新。今年5月底,马銮湾附近海域所有牡蛎、海带、紫菜、扇贝养殖设施及影响旅游景观的设施共32宗、413亩的拆除工作完成。同时,整治领导小组为了减少养殖户的损失,倾听群众意见,将一部分扇贝吊养自行拆除期限延长至10月底本季收成期。11月初以来,“三湾”海域整治工作进入第二阶段,执法人员将在年底前对景区附近海域42宗、总面积552.9亩的筏式养殖和网箱养殖设施进行清理。经过整治,“三湾”海滩上密密麻麻的木桩和长长短短的水管都消失了,海上养殖设施少见了,海漂垃圾和废物减少了,环境也变美了,水质优良的天然海湾再次成为游客的度假天堂。

海洋环保要持之以恒

由于海水质量的持续改善,更多的养殖户开始实行生态养殖,水产品的污染更少、品质更高、市场适销性更强。122,长期在马銮湾外海域从事网箱养鱼的养殖户沈艺生、唐阿海高兴地说,整治后,海域生态环境状况已取得明显好转。由于水质变好,养殖的鱼、虾、鳗品质提升了,价格也随着涨高,收益比整治前提高20%以上。

在东山县环保局高级工程师、博士汤坤贤看来,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任重道远,关键是整治行动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海洋环境系列整治行动,虽然在短期内可能对部分渔民的利益造成影响,但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海洋生态环境变好了,最终受益的将是群众。”东山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盛明木说,“我们正积极教育引导渔民群众转变传统思想观念,从生态自然规律出发,进一步审视生产发展策略和管理措施。”他认为,转变发展方式,适当控制规模,进行合理排污,实现健康养殖,对于渔民增产、增收至关重要。据介绍,目前东山海洋环保工作正进一步升温,并积极探索创建一套规范的长效整治机制,让海岛的碧海蓝天得以长期呈现。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