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16日,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实验室变成了考场,国家专家组“考官”们出题:7支试管内装着不同的水样,技术人员必须现场检测出准确的参数。检测仪器嗡嗡轻响,随着技术人员熟练地操作,一组组数据出来了,“现场盲样实操考核合格!”,“考官”们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经专家组认定,珠海市水质监测中心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扩项监督评审,检测能力大大加强,这意味着珠澳供水水质安全又增添了一重保障。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副秘书长、“考官”王岚说,珠海已成为全国地级市中惟一一个通过国家资质认证,实现供排水监测一体化的城市。
补足供水监测能力“短板”
“国家排水监测网共有19个监测站,其中18个站是省会城市或计划单列市,珠海是惟一一个地级市成员。”市水质监测中心负责人说,作为代表政府行使职能的水质监管部门,排水监测是我们的传统强项,随着中心职能扩充到水环境、水资源、供排水系统、涉水安全突发事件的水质监测、监管,供水监测能力成了中心的一块“短板”。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心着力补足这块“短板”,实验室面积从800平方米增加到1200平方米,一批大型检测仪器陆续到位,水质监测能力有了质的提升。
水质监测中心三楼,一间独立的实验室里,监测中心刚刚引进的“宝贝”一台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正在紧张工作。“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有106项指标,其中有6项是最难测的,这台仪器就可以轻松检测。以往常规仪器需要分析一天的项目,现在一两个小时就能搞定。”水质监测中心高级工程师吴孟李介绍说,如果发生水污染突发事件,对水中污染物“检得了,检得准,检得快”就至关重要。
为珠澳供水筑安全屏障
珠海地处西江下游,供水水库水源主要为西江来水,由于水库水质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存在着一定的发生蓝藻水华的风险。“一旦我们的水库发生蓝藻,供水就不安全了”吴孟李说,为保障珠澳供水安全,监测中心重点建设了蓝藻监测实验室,配置了先进的监测设备,与暨南大学水生所密切合作,开展检测、评价及人才培养,加大对珠海市大镜山、凤凰山、南屏、竹仙洞等主要供水水库水质、叶绿素浓度和微囊藻毒素的监测,今年四月,中心积极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启动了我国首个城市供水水库蓝藻水华预警预报系统。
据介绍,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扩项监督评审后,监测中心可监测饮用水指标扩至70多项。目前中心仪器设备购置与实验室改造第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二期项目已获市发改局的立项批复,将被列入明年市级投资项目。二期项目落实后,中心能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全部106项指标的监测能力。
“市民每月都要交水费和污水处理费,我们的饮用水水质、污水厂处理后的出厂水是否合格?必须有第三方机构代表政府对企业实施监测,为政府把关,让老百姓的钱花得明白。”市海洋和农渔局市政排水科科长张渊说,《珠海市排水条例》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水质监测中心适时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扩项监督评审,将为全市水环境、饮用水安全更好地履行监管职能,为珠澳供水和保障民生建立起更有力的安全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