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在于转方式调结构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6:4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本质在于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强”的目标要求体现在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上,体现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上,体现在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上。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平衡协调、高端高质的经济结构,是经济文化强省的应有之义。因此,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必须在转方式、调结构上下功夫,在发展质量和效益上见水平。可以说,转方式、调结构是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核心问题,抓住了这个问题也就抓住了强省建设的要害和关键。转方式、调结构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要求,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客观需要,是顺应国内区域发展新趋向的现实选择,是抓住用好重大机遇的有效途径。

产业是竞争发展的核心,也是转方式、调结构的重点。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加快了世界产业演变的历程。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山东产业的传统比较优势正在弱化,过度依赖投资、过度依赖重化工业、忽视资源环境支撑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可以说,经历这场危机,山东的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必将有一个深刻的变革。这就要求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谋划产业发展格局,更多地关注世界产业发展前沿,把握先机,抢占发展制高点,努力在调整中实现产业升级,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新的条件。

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以此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带动全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在推进这一战略的过程中,需要着力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准确把握“三高”的科学内涵。高端的要求着重体现在高端产业、高端产品、高端技术三个方面。高质就是要以科技为支撑,切实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质量,并拥有良好的销售服务和市场信誉。高效则是要通过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先进的管理,形成良好的综合效益,为可持续发展奠定牢固基础。二是积极探索实现“三高”发展的有效途径。要加强战略研究,科学规划,落实重点措施,抓好重点产业,以点带面,以小带大,带动整个产业转型发展。三是注重高端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调发展。传统产业是山东的优势和基础,不可轻言放弃。发展高端产业并不意味着忽视传统产业,相反要更加重视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挥其在社会民生中的重大支撑作用。

实施重点带动是推进强省建设的重要方法,也为转方式、调结构提供了有效载体和抓手。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海洋高端新兴产业的突破发展和临港临海产业的集聚发展,推动产业企业的整合重组,有利于促进东中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环半岛地区之间融合互动,对于转方式、调结构具有重大推动作用。应当把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作为建设经济文化强省的重要抓手,处理好蓝色经济区与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鲁南经济带、省会建设发展之间的关系,打造区域发展新格局。在转方式、调结构中,注重发挥好这些重大载体的作用,集聚区域内的科技、人才等优质资源,突出重大项目建设和产业集群发展,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升级,努力形成“主力军”、“领头羊”。随着这些重大举措的加快推进,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的进程将会不断加快,对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重大意义也会在今后不断体现出来。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