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变暖也遭遇“阴谋论”

来源: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1:58:20 

戈尔及其拍摄的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海报。

《不可忽视的真相》海报:浓烟滚滚的烟囱。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被称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已正式启幕。当世界各国领导人和谈判代表齐聚哥本哈根,讨论我们这个星球的未来时,一个关于全球变暖的话题又重新被人们提起。人类究竟是不是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或者,提出地球暖化论根本就是一些利益集团的阴谋?

全球变暖:

“不可忽视的真相”

还是“世纪大骗局”

阿尔·戈尔,这个“曾经的美国下一任总统”,在2000年竞选美国总统失败后,于2006年拍摄了纪录片《不可忽视的真相》,并一举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彻底从当年选举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成功地将自己从一名美国政治人物转变为第一个全球环保名人。

在影片中,戈尔告诉人们,地球在三千多年以来,温度始终是在一定范围之内波动着,也就是说地球用自身调节功能在保护着一种平衡。而近几十年,也是人类文化发展最快、人口增长最为迅速的几十年中,地球温度的这一均衡正被无情地打破,温度的变化起伏超过以往很多。如果人类不能积极采取行动,10年之后,地球达到一个崩溃的临界点,同时也是人类最后一个机会,如果错过了将从此不可逆转。影片中,戈尔更是使用了大量图片对比、动画模拟、表格、柱状图,用确凿的实证来说明他并非危言耸听。

戈尔的这次华丽转身,让他彻底摆脱了政治失利的阴影,获得许多支持的声音。当然反对的声音也不少,但没有支持者那般理直气壮。

但就在戈尔的电影上映一年之后,即2007年,英国一个电视节目制作人马丁·德金拍了一部和他唱反调的片子《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全球变暖的大谎言》),在英国电视第4频道播出。纪录片也用列举数据、采访科学家的方式,试图说明全球变暖是由于太阳辐射的变动引起的,与人类排放温室气体无关,而且环保主义者在以此名义干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全球暖化大骗局》的片头是一连串剧烈天气与环境灾害的画面,搭配的字幕写着:“冰山正在融化,海面正在升高,飓风呼啸着,而这一切,都是你的错。害怕吗?不用怕,这都是假的。”然后旁白接着说出:“我们不能认定二氧化碳控制气候,这以往从未发生过……全球暖化的警告只是披上科学的外衣,但它并不是科学,而是一种政令宣传……我们都被欺骗了。”

这部纪录片同时介绍了美国科普作家凯德与丹麦科学家史文斯·马克于《冰冷的星辰》(The Chilling Stars)一书中提倡的理论,认为太阳活动及宇宙射线对地球气候造成的影响,远比人类活动显著。

由此,同一现象,出现两个截然不同的观点,各对“事实”持强烈的相反意见,孰真孰假,莫衷一是。

《全球变暖大骗局》背后的骗局

企图颠覆主流的言论总是能引起更大的反响——《全球变暖大骗局》比戈尔的“真相”更吸引人们的关注。

此片播出后,英国的《卫报》、《周日电讯报》、《每日邮报》与《独立报》都陆续有社论或报道批评该片口吻冲动、制造对立,且立场偏颇,并质疑第4频道明知制作人在1997年的另一部环境影片曾引发强烈争议,为何仍同意拍摄此片。

英国《独立报》200758日报道,Channel 4因在气候变化的纪录片中伪造数据被起诉。起诉者正是纪录片中出现的那位研究太阳活动的科学家Eigil Friis-Christensen。在影片中,他提供了至关重要的一个证据——最近400年的太阳活动曲线,并说明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曲线,太阳活动与温度变化吻合得更好。

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Eigil Friis-Christensen指出,1610~1710年之间的数据根本就是空白,纪录片伪造了这一百年的数据,使它看起来在400年中都符合得很好。而且,纪录片用的是过时的数据,它让我们以为最近3040年的太阳活动曲线与温度变化都符合得很好。但事实上,从1985年以后,他们就没有观察到任何太阳活动加剧,而此时温度正在直线上升。Eigil Friis-Christensen确实不完全赞同主流观点,他认为太阳活动的影响被忽视了。但他同时也表示,自己的文章中并没有排除人为因素是造成升温的主要原因的可能性。作为一个科学家,最重要的是谨慎地审视各方面证据,而不是贸然下结论。

使此片招致更严重批评的是,在该纪录片中受访的麻省理工学院(MIT)海洋学家文森发表声明,表示他被第4频道联络他的工作人员诓骗,以为会是个公平的报道才答应接受访问,但他发表的评论却在剪接后被扭曲原意。例如他提及“一旦气温升高,许多溶解在海水中的二氧化碳会被从海洋释放,使温室效应加剧”,这段话经剪接后,竟被安插在该片陈述“二氧化碳主要是由海洋排放,人类的贡献极小”的片段。其他相似例子不胜枚举。

后来,ABC电视台举办了一期公开辩论,邀请了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且由人为原因引起的科学家和持反对观点的人士坐在一起辩论,讲事实,明道理。最后真相大白——所谓的“骗局”原来才是真正的骗局,有误导公众之嫌。

身边的事实:广东频频遭遇暖冬

虽然揭开了骗局,但是我们能否说戈尔的观点就无懈可击了呢?事实上,戈尔的观点也有许多硬伤。全球变暖,究竟谁是罪魁祸首?这也确实是一个多面而复杂的问题,不可能通过一两部纪录片得到一个确定的答案。那么,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从哥本哈根回到我们生活的地方。对于气温的逐年攀升,你是否有所察觉呢?

“导致气候变暖有一个综合的因素,但是不可否认,二氧化碳引发的温室效应,对气候变暖有着直接作用。”广东省气候中心吕勇平副主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从1974年以来监测数据,监测到的CO2浓度不断上升,广州市的平均气温也在不断升高。”

还有一个更加直观的数据,那就是从1961年至今,广东省每十年升温0.21℃,尤其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增温速度明显提高。而在广东省内,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如东莞、中山等新兴城市的增温速度高于广州这类老城市。这也不难理解,珠三角自改革开放以后,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许多,这中间,工业发展带来的能量消耗、城市人口的增加以及城市高层建筑等产生的热岛效应等等因素促使气温不断上升。

还有更直观的例子。如果你曾在这个城市生活超过十年,你是否发现,现在广州入冬的时间越来越往后推迟了呢?回想一下十年前,国庆过后,就能感觉到些许凉意,基本上在十一月,天气就冷下来了。但是,十年后的今天呢?12月的时节,又有多少隆冬的感觉呢?对此,吕勇平解释道,气候的升温还表现在冬季升温要比夏季升温明显。像广东省,每十年冬季升温高达0.3℃多,夏季升温则只有0.1℃多,广东的寒冷灾害频次也变得少了,这也难怪我们频频遭遇暖冬。

现在,你对气候变暖有感觉了吗?

新闻链接

“气候门事件”冲击哥本哈根峰会

据相关媒体报道,被联合国官员称为“气候门”的电子邮件被窃事件,可能对正在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产生冲击。

东英吉利大学气候研究所的内部资料被窃,黑客将上千封研究人员的电子邮件和文档公布在互联网上。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125日报道称,这些邮件使人们对气候变化的科学性产生怀疑,而哥本哈根峰会正是以这些科学家的研究为基础。

1999年的往来电子邮件表明,科学家们努力证明气温的上升趋势,他们谈到利用某种“技巧”来“掩盖”全球气温的“下降”:当根据树木年轮推断的气温表明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气温好像在下降时,科学家们就加入后来通过更先进的工具测量的结果,从而得出他们想要的答案。

联合国将对事件展开调查。随后英国气象局决定,将对气象数据进行审查,并要求188个国家批准公布原始气象数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