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公布和实施,明确把福建省提出的海西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由区域决策提升为国家决策,成为国家战略的组成部分。
闽省因地理位置成了此战略的主角,闽省也因此战略可获得国家及有关部委更多的政策、项目、资金的支持,这是不言而喻的,也是闽人所津津乐道的,但这仅是海西战略的一个层面,海西战略更核心的内涵是让福建成为两岸交流的先行区、试验区。
所谓交流,就是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一家人什么话都好说,你可向我学,我也可向你学。台湾同胞文化寻根、木偶拜师、信仰拜祖庭,而我们更应该趁着好机会向同胞也多多学点我们没有的或者缺乏的。
笔者采访过台湾农业专家王友钊,这位美国爱荷华大学农业经济学博士在台湾农业部门整整呆了35年。王老退休后担任台湾财团法人农村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祖籍泉州的他经常往福建各地作农业指导,他到漳州,看当地果农用竹枝三脚架给香蕉做支架,提出用单枝更好,大部分果农不信,结果台风来了,单枝被吹倒的比三脚架的少很多。当地果农采用单枝后还发现老鼠爬上去偷吃香蕉也没那么容易了。
王老的观点是:福建的农户每户的农田面积都不大,跟台湾很相似,都是“小农”,这有别于欧美的“大农”(农场主)。农业技术固然需要,但田间很具体的管理经验更重要,而要推广经验必须要有耐心。这方面台湾有值得大陆包括福建学习的地方。
到台北,我印象最深的建筑不是101大楼,而是其众多的博物馆。据统计,台北公立、私立博物馆不下60家,大的如著名的台北故宫,最小的有淡水街的鱼丸博物馆。台北博物馆多但绝不是摆设,馆内展览丰富而且常换常新。我参观过的就有台北旅馆展、台北鼻烟壶珍品展、台北雨伞展、台北女性工艺作品展等等。一到周末,家长小孩一起逛博物馆,文化传承,润物无声。
笔者在台湾当驻点记者的时候,经常要跑台北市政府,进这座办公大楼,最先看到的是一个幼儿娱乐区,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为了方便抱小孩来办事的市民。一楼大厅是一排供等候的市民休闲的小桌椅,桌椅旁边是免费复印、打字等等。遇到下雨天,大楼门口还提供雨伞的塑料套,撑着伞来,不会因一边办事一边手拿着水滴淋淋的雨伞而尴尬。
小农经济的发展模式、公务员的服务精神、科研成果的转化速度、基础教育里的素质教育,海峡东岸确有不少值得海峡西岸借鉴的地方。
台湾有这么一所学校,学生年龄在15岁到18岁之间,每年3000多学生中,因违反校规校纪被校方开除的二三百人。学校没有工人,没有保卫,没有大师傅,一切必要工种都由学生自己去做。学校实行学长制,三年级学生带一年级学生。全校集合只需3分钟。学生见到老师7米外要敬礼。学生没有寒暑假作业,没有一个考不上大学的。台湾大公司招聘广告上,经常出现只招该校学生的字样。这就是台湾享誉近40年以道德教育为本的“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
福建的铁观音茶因嫁接台湾制茶技术身价大增,福建的职业教育因借鉴台湾经验而更加有声有色。闽台两地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在互相学习中增进感情,只有这样,海西战略才会有更实质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