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白海豚

来源:凤凰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1:25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最近五六年,碧波浩淼的三娘湾海面上,经常出现数十头至上百头中华白海豚。当地老人称,这是他们年轻时才见过的景象。

“白海豚可以和大工业共存。”1129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潘文石对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说。当天,郭声琨前往北京大学崇左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慰问。

目前,广西北部湾重工环集,中国石油[13.50 -0.52%]钦州1000万吨炼油厂、钦州金桂浆纸浆厂即将投产,海南洋浦金海浆纸厂也已运作三年有余,更有湛江1500万吨中科炼油项目筹划动工,整个北部湾,炼油化工一体化巨大布局即将形成。

潘文石称,北部湾中华白海豚是一个年轻而健康的群体,其数量在逐年增加,这个结果令人鼓舞。2004年以来,潘文石的团队在广西北部湾钦州三娘湾建立了中华白海豚研究基地。

潘文石1980年进入四川卧龙,然后又到陕西秦岭,1980年到199516年间全身投入对大熊猫求生策略的研究;1996年至今,潘文石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对广西的白头叶猴和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调查和种群保护上来,关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和谐关系。

白海豚素有“海上大熊猫”之称。国内外传媒也曾给潘“中国大熊猫之父”的称谓。然而,潘文石认为,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保护是公众事业,不是仅靠少数人的激情和坚韧就能完成。

白海豚的北部湾际遇

中国1.8万公里海岸线上,北部湾是最后一片比较干净的海域,与其他栖息地相比,这里是一个更适宜中华白海豚生存的区域。

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地区,中华白海豚曾广泛分布,其栖息地最北界历史上到达过长江口。由于沿海海域受到污染,今天仅存于珠江口到香港海域,此外零星分布于厦门、湛江、汕头等地。

白海豚集中栖息在东至大风江口西至钦江口之间的三娘湾近海海域,活动空间在距海面10米的深度范围之内,。

目前北部湾的沿海工业布局绝大多数位于钦江以西,不对三娘湾的中华白海豚种群造成直接威胁,而大风江以东是一系列国家保护区,沿海的生态保护也不成问题;另外,这里的地貌特点是东高西低,海水的流向是由东向西,纸浆厂位于海豚主要分布区以西,大部分排放物不会被带到它们的栖息地

按照“零排放”目标,北部湾巨型纸厂金桂浆纸项目污水处理系统由原先的1亿元人民币投入提高到5亿元,占项目总投5.8%以上。环保技术设备主要从奥地利、德国等制浆造纸发达国家引进,排污管更延伸至距海岸8公里以外的深海区,近海污染减到最低。

按照国家环保局指标,金桂浆项目一期工程化学耗氧量、生物耗氧量、固体悬浮物三大排放量标准(kg/t产品)分别为33.27.5111.3,然而,金光集团修改后标准提升了近30倍,比金光集团已建成投产的海南金海浆项目高出许多。

成本如此剧升,如何维持利润?项目公司总经理邱俊德回答,环保投入虽然增加,但相应的回收再利用,也带来利润增加,整体上不会有太大经济损失。

国际利益博弈碳排放

潘文石的环保信心在于,在可持续利润驱动下,大型企业在环保区作商业投资,客观上等于大规模地为当地民众提供生存方式,减缓当地住民活动对环境不利影响。政府由面对上万人变成面对几家企业,掌握环保主动权容易得多。

落点北部湾企业巨头,已纷纷追加环保投入。广西则制定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海洋功能区划和碧海行动计划,将重化工业集中在环保敏感点较少的钦州地区。

中国石油广西石化公司一位高管,对潘文石的环保理念和“传奇”多年仰慕。该高管提议中国石油总部,将钦州项目环保系统全面升级,环保投入比原计划增加四成,废水排放标准从国家要求的2级提高到1级。

“强调环保,不能缺乏人文情怀。”潘文石称,面对北部湾开发,守护白海豚和发展地方经济,成为其环保哲学思考的两个核心。

由于海洋自清能力远大于内陆,加上物流航道因素,全球几乎所有重大石化、钢铁、林浆纸项目,均聚集在海湾。目前北部湾已有炼油吨位不到2000万吨,加上即将投产项目,算起来也仍在4000万吨之内,相形之下,国外和北部湾环境相似的鹿特丹港区布局炼厂5个,每年消耗原油5000万吨;安特卫普港区布局炼厂3个,年炼油9000万吨。

潘文石称,中华白海豚是世界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就学术价值而言,是北部湾地区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旗舰物种。中华白海豚和儒艮、红树林一起,它们的存在与否,成为北部湾环境质量优劣的三大标志。中华白海豚的存在代表着这个生态系统依然健康,表明生物群落中的各个环节——海洋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和鱼类等等——仍然可以相互依存,这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

一些国际环保组织开始承认,北部湾即将建成的重化项目装备普遍精良,去污染效率也居国际先进行列,但又推出新说法,他们认为,这些先进装置重在脱硫,二氧化碳去除仍有不足。由于硫交换属区域性,而炭的生物圈交换却是全球性,就是说,北部湾重化产业环保措施,改善了当地空气污染,但波及邻国的温室排放仍在增加。

在一些北部湾环保人士看来,“重硫轻碳”这一说辞,似乎有意放过了中华白海豚这个标志,但下一波舆论冲击,肯定会产生与碳排放相关的新感性象征。国际环保伦理背后,国际利益博弈因素应予正视。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