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女”海域忽现2公里褐带 已持续多日,有关部门证实为棕囊

“渔女”海域忽现2公里褐带 已持续多日,有关部门证实为棕囊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2:07 
“渔女”海域忽现2公里褐带
渔女海域出现棕囊藻,让海水看起来很浑浊。本报记者 梁清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京 实习生 宋楠)远看像油带,近看似赤潮。近日,珠海情
路渔女景点附近海域出现大量棕褐色泡状漂浮物,呈带状绵延近2公里。据市海洋监测中心证实称,该现象系棕囊藻过度繁殖所致,其程度未达到赤潮规模,目前监测无损害报告。
“油带”长达约2公里
上周五,本市多位市民反映珠海渔女景点附近海域出现海水“变色”现象。当天,记者赶到现场时,远远看到靠近岸边的海面被“染”成棕褐色,如同“油带”一般。但走近岸边后却发现,“油带”内漂浮着无数颗跟指甲盖大小的棕褐色水泡状物体,海面“变色”则是这些物体的颜色所造成的错觉。
据附近市民称,起初这些棕褐色的海水呈块状分布在离岸边稍远一些的位置,之后慢慢连成一片,并随着潮汐或慢慢聚集到岸边,或凑拢到突出海面的石头周围。用手捞起棕褐色的海水中的水泡状物体观察,均为棕褐色半透明,有点类似人们常吃的“果冻”。其外围覆盖着一层柔软的胶质物,挤压破裂后流出些许褐色液体,没有油味等其它特殊气味。
记者看到该棕褐色泡状漂浮物从情侣路菱角嘴附近的观海石景点一直绵延到海霞新村附近,全长近2公里,其中以珠海渔女景点海域尤盛。昨日,记者再次走访该处发现,“油带”较前些天有所缩短,部分水泡状物体已经破裂并漂浮在海面上。
海水富营养化引发“变色”
有部分市民猜测这次现象可能跟上次赤潮来袭有关,市海洋监测中心则表示,该现象系棕囊藻过度繁殖所致。
据该中心副主任张月丽介绍,该漂浮物属于棕囊藻,作为海洋藻类生物的一种,经专家监测无毒无害。“本月10日左右我们已经发现并一直进行跟踪监测,直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损害报告,鱼类食用也没有影响。”张主任表示,这种现象往年也有发生,因为珠海处于珠江入海口,“布袋子”的地理形态很容易造成海水富营养化,加之近期珠江上游雨水较少,给藻类的繁殖提供了条件。
“目前繁殖程度没有达到形成赤潮的规模。”张主任称,从监测情况看,过度繁殖的棕囊藻已经趋于老化状态,并已逐渐减少。目前不能肯定这些海藻什么时候会彻底消失。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