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在即

来源:潘治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3:21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五次缔约方会议将于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与以往的气候变化大会不同,此次大会举世瞩目。因为,气候问题已成为全球所有国家都必须应对的挑战。国际社会近年来众多气候变化谈判,都是为了能在《京都议定书》2012年第一减排承诺期到期前,制定出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到2020年)的温室气体减排新安排。这将是一份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协议。而根据国际公约和有关规程,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核心目的正是达成这一协议。

如今,气候变化也已经成为所有全球重要峰会的主要议题之一。鉴于这一原因,丹麦首相拉斯穆森13日正式邀请191个联合国会员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本次大会。目前包括英国首相布朗、巴西总统卢拉、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全球几十个国家领导人确认与会。而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将出席本次大会。大多数国家领导人将参加会议最后2天的活动,以营造一个全球合作,共同行动的气氛。由此,一个以往鲜有政府领导人出席的联合国例行谈判大会,在会议最后2天变成了世界领导人峰会,因此也成为了届时国际事务焦点中的焦点。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自《《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于1994年生效以来,缔约方每年举行一次大会。其中第三次缔约方大会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对减排的温室气体种类、主要工业发达国家的减排时间表和幅度等进行了具体规定。

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应该承担明确的大幅度减排义务,同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以帮助后者应对气候变化。但长期以来,不少发达国家拒绝履行减排义务,同时以各种借口拒绝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帮助。大会召开在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仍在上述很多方面有严重分歧,因此本次大会要达成有关协议任务艰巨。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德博埃尔日前指出:“在哥本哈根可以而且必须达成一个新协议。”他认为新协议应该包括3个方面:发达国家到2020年的中期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能力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减缓气候变化的短期和长期资金和技术问题。德博埃尔强调说:“我们已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为了达成一个明确统一的新协议,各国需要具有合作与妥协的精神。”

新闻背景:导致气候变化的原因

新华社北京11月29日电(记者李雪梅)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气候系统是构成地球系统的重要一环。在地球的漫漫历史中,气候总在不断变化,究其原因可概括为自然的气候波动和人为因素两大类。

科学研究认为,太阳辐射的变化、地球轨道的变化、火山活动、大气与海洋环流的变化等是造成全球气候变化的自然因素。而人类活动,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是造成目前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生产、生活所造成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对土地的利用、城市化等。

1979年在瑞士日内瓦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科学家提出了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将导致地球升温的警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受到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198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成立,任务是评估气候变化状况及其影响。

自成立至今,IPCC一共发表了4份关于气候变化的评估报告,这些报告的制订过程,代表了人类对气候变化逐渐加深认识的过程。其间,科学界和企业界曾经有一些意见认为,地球正在经历的升温是更大尺度的自然气候波动的一部分,并不是人类活动所致。但IPCC于2007年发表的第四份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温上升由人类活动导致的可能性超过90%。

这份由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约2500名科学家共同完成的报告指出,自1750年以来,全球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由于人类活动而显著上升,现在已远远超过工业化时代之前数十万年间的水平,其中二氧化碳浓度达到65万年以来的最高点。报告在详细计算了各种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后认为,可以肯定,进入工业时代以来,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净影响是气温升高。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