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不光让人记住繁忙的码头,更让客人留恋碧海蓝天温泉银滩
冬季的威海,客运码头依旧繁忙。 许恺玲摄
漫步在威海街头,几乎所有商铺、饭店的招牌都用中、日、韩三国语言标示,韩国食品店、各类日韩系的店铺满街都是。仅去年一年,到威海来旅游的韩国游客就达到58.6万人次,占整个山东接待韩国游客数量的一半以上。这个拥有山东最长海岸线的城市,站立在山东半岛的最东端,正借助着蓝色经济的契机,大力发展海洋文化,打造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蓝色城市,塑造千公里"幸福海岸"。
打造对韩经贸桥头堡
冬季的威海进入了旅游淡季,尽管如此,威海的各个客运码头还是熙熙攘攘的一派热闹景象。
威海市委书记王培廷说,威海市港口物流的基础较好,尤其是客运业发展较快。目前威海的港口定位最重要的就是建成面向东北亚特别是韩国的客运中心,成为与韩国经贸合作的桥头堡。目前威海海空港口岸开通至韩国的航线有12条,每周61个航班。直飞韩国只需要50分钟,是国内飞韩国最近的航线之一。2008年,威海接待来自韩国的旅客达58.6万人次,占全省的一半以上。
威海市发改委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来威海的韩国人可不只是来玩的,他们还给威海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截至2008年,威海全市累计实际利用韩资18亿美元,占全市利用外资的56%;2008年对韩进出口45.1亿美元,占全市总额的38.2%。
塑造千公里“幸福海岸”
“只是让人来我们威海观光是不够的,我们有这么好的先天资源,要想办法让人留在威海度假。”威海市旅游局副局长姜宏伟向记者介绍了威海市的旅游新战略。
目前威海有刘公岛、成头山、银滩、大乳山等一批重点景区,威海市旅游局还将努力挖掘海洋、温泉、民俗、影视等旅游文化的潜力,到时候游客可以尽情领略海洋风情、渔家风情、韩国风情等一系列具有文化品位的威海特色。
到了冬季,来到威海的游人可以到各具样式、各有特色的温泉度假村泡个温泉暖暖身子,享受露天雪中温泉的美景。未来威海市将围绕不同的文化主题推动天沐、呼雷汤、汤泊等8处温泉的开发,打造沿海温泉和海水热疗走廊,将威海建成名副其实的“中国温泉之乡”。
姜宏伟告诉记者,如果只是在威海观光,既不能充分领略威海的文化氛围,带给威海的旅游收入也是表面简单的,因此威海要打造旅游休闲度假基地,让游客来到威海、住在威海、爱上威海。争取到2012年,有门票收入的景区接待游客增加到680万人次,全市旅游总收入占威海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0%,将旅游产业打造成威海的支柱型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