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海鲜之都”,威海拥有海参、牡蛎等各类海洋生物资源近800种,形成的海洋食品产业链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所在。以培育海洋食品产业链为抓手,威海持续强化全产业链思维,持续加大创新研发力度,推动海洋一二三产业转型升级。
嗨,大家好,我叫“渔机1号”,是全国首座基于封闭式舱养系统的综合试验平台。今年6月,我就满两岁啦!实不相瞒,我是个“大胖小子”,在我的“肚子”里,有4个大型封闭式实验舱,科研人员就是利用它们开展各类实验。去年,这里培育出来的大黄鱼,成活率高达95%!听经常来看我的余友斌哥哥说,最近他们正在对虹鳟鱼产业链进行攻关。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余友斌说,研究虹鳟鱼在海上封闭船载舱养这种模式下的适应性,以及它摄食的规律、病害发生的规律以及防治方法。前期先进行系统地摸索,形成一定的操作规程。到时候把实验结果应用到大型养殖工船上面去。
为了让鱼宝宝们“住”得舒服,我还贴心地为它们配备了海水循环系统、智能增氧系统、风光互补新能源系统等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不需要再额外增加人工。
余友斌说,基本上实现了纯机械化的操作,另外监控室就是一个集中的“大脑”,它可以汇总历史水质和鱼类生长等相关的一些数据,给他们一个决策提示。“大脑”研发成熟之后,未来可以实现类似无人化的生产。
虽然我才不到两岁,但大家都说我生而不凡。深远海养殖新品种开发、工业化养殖模式研究及试验观测,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
洗掉身上的“污垢”,你也很为我着迷吧?毕竟我是远近闻名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乳山牡蛎!现在你看到的只是我的初始状态,再经过几道工序,我就变成速冻半壳牡蛎了。比起那些直接端上餐桌的小伙伴们来说,我显然“高级”了很多,这全靠公司给我安排的技术加持。
每天,公司都要安排好几辆专车载着我去往全国各地,我在山姆会员店、沃尔玛等连锁商超的人气那叫一个高!不过最近我也有点儿小烦恼,怎么能让兄弟姐妹们也“红”起来呢?好在,公司已经有了主意。
啊?!这不就是要把我们牡蛎给“吃干榨净”吗?不过,这也侧面证明了我们全身都是“宝”。
2025年,威海还将重点推进好当家、银泽等水产种业项目建设,健全完善水产良种繁育体系。加快推进鑫弘、靖海、东兴、桃园4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项目和西霞口桁架类网箱项目建设,探索海上风电与深远海养殖融合发展。深耕社群运营和大数据分析等增值服务,挖掘威海丰富的海洋文化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势,打造威海海洋产业品牌。
来源:威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