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覆盖面积将越来越小
中外极地科学家上海讲述气候变化事实
来源:董纯蕾 发布时间:2015-05-21 02:04:30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全球海洋刚度过了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季(即2009年6月至8月),海洋表面温度创历史新高。同样是今年夏天,北极的海冰覆盖面积继续缩小。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的最低纪录和全球海洋温度的最高纪录,将在未来几年被不断刷新。”近日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上海科普大讲坛上,中外极地科学家讲述了他们目击到的气候变化事实。而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鲍勃·宾薛德勒更是作出上述断言。
冰雪专家、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工程学教授玛丽·阿尔伯特“特制”了一张“心电图”:如果用心电图曲线来演绎近30万年来地球温度波动,那么“咚咚、咚咚”的有节律跳动声,到了最近几百年却突然发出“哔哔哔”的“警告音”。“对地球的‘心脏病’,人类活动绝对要负责任。今年,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将达到388ppm,不符合它的自然波动曲线。”
在北极圈的阿拉斯加库珀岛连续35年观察海雀的美国生物学家乔治·迪沃基无意中成了气候变化目击者。从前,肥美的北极鳕鱼是海雀最喜爱的大餐,最近几年,它们被迫改吃小鱼,原因是北冰洋里的鳕鱼越来越稀罕。
我国第一位登上南极洲的科学家、中国极地研究所名誉所长董兆乾指出,唯一环绕地球的大洋——南大洋,近年来温度上升,盐度下降。科学界已发出警告,南大洋变暖造成的海水热膨胀,将是未来全球海平面上升的主因。南大洋连接着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源于南大洋的冷水占全球大洋体积的一半以上。所以,南大洋可谓是全球大洋环流驱动器,对全球热量再分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
“作为科学家,我们会提供更多更翔实的事实和数据;真正成为地球照料者的是公众。”鲍勃认为,为气候变化作贡献,关键是改变能源的消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