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船市或遭遇撤单潮

来源:中国船舶在线   发布时间:2015-05-21 02:12:17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2009年,在金融海啸的冲击下,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出现比较严重的衰退,对实体经济所产生的冲击力远大于2008年。从目前形势分析,预计船东撤单在今年年底将加剧。

目前全球船东撤单屡见不鲜

对目前撤单的具体数量,不同机构统计出不完全相同的结果。日本海事、挪威船级社和三菱重工统计数据分别为533艘、564艘和807艘。目前全球遭遇撤单的船舶大部分尚未进入实质性建造阶段,近六成未交付的干散货新船是在新兴或未兴建的船厂中建造。

船东撤消的订单多是投机性订单,土耳其航运公司就约有50%的订单为投机性订单,其海外订单中大部分是在融资计划尚未制定的情况下签订的。

危机冲击船东所在地经济

随着全球经济的衰退,今年上半年,新船成交与去年同期相比暴跌96%,仅有340万载重吨,新船投资仅为2.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97%以上。

截至今年6月底,全球手持订单金额为4969亿美元。欧洲船东手持订单金额2485亿美元,在各地区名列第一,占全球50%的份额,其中希腊、德国、挪威、意大利和丹麦名列欧洲船东前五位;亚洲船东位居其二(中东地区除外事处),拥有26.4%的份额,排名前五分别为:中国大陆(占亚洲26%)、日本(占亚洲26%)、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中东和南美各占全球手持订单金额的6%7%

根据世界银行6月发布《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今年全球GDP预计下降2.9%。其中欧洲和中亚GDP下降4.7%;中东和北非增长将减少一半,为3.1%;亚太地区GDP增长5%。在该次金融危机当中,美国、欧洲和中亚受伤最大,而中东和北非次之,亚洲也难逃其身,不过受到损害的程度最小。据分析,亚洲经济可能成为今后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

能否有后续信贷资金支撑,这是决定船东是否撤单的致命因素。当船价跌幅金额超过首付,并且在资金链极为紧缺的情况下,船东将不得不选择弃船。

四季度撤单量或将加大

随着航运市场、新造船市场持续低迷,第四季度船东撤单风险急剧加大,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

首先是船价下跌加剧撤单。现在不容忽视的问题是:20092011年是新船交付的高峰期,据估算,三年间所签新船完工量合同分别为1.57亿、1.92亿、1.59亿载重吨。

分析目前的手持订单结构,我们注意到20102011年预计完工的订单基本上是20072008年承接的订单,而此时船价指数已经达到170点以上。

2006年、2007年,伴随着全球资本流动性泛滥,无数资金涌进固定资产领域,新造船市场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投资领域,即使在2008年上半年全球造船市场也处于极度的膨胀中。过热的投资伴随着大量的投机性订单。

目前,造船企业受到“航运运力过剩”和“造船产能过剩”的重压,船价指数已经进入船东选择是否撤单的敏感区。

伴随船市的急剧衰退,2009年上半年船价大幅下滑。我们分析:由于世界贸易下滑和新船需求极度萎缩,船价还会惯性下跌。到今年年底,船价指数跌幅与20089月的最高点相比,可能会暴跌30%左右,此时一些船型的船价跌幅为40%

航运市场暴跌已导致一些船东破产,船东首付(通常为30%)已不能抵消船舶价格的下跌,这是船东决定是否撤单的重要心理平衡点。一旦打破这个点,船东大面积撤单就会成为可能。

其次,导致撤单加剧的原因是船舶信贷资金难以为继。船舶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金融支撑已成为船舶行业保证手持订单正常交付的关键因素。据统计,全球新造船市场未来34年融资缺口达到3000亿美元。目前欧美银行纷纷关闭船舶融资大门,致使国外船东后续资金难以为继。

另外,航运指数暴跌致使船东大面积亏损也是撤单加剧的原因。在2009年全球贸易“就像1930年大萧条那样”大幅萎缩。自20089月,BDI指数大幅下降,这些都极大地影响船东的融资能力及相应支付船款的能力。

2009年上半年,船东处于大面积亏损状态,例如马士基半年亏损5.4亿美元,小船东亏损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金融违约率会急剧上升,一部分小的航运企业将吞没在该次海啸中。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