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依法行政,是我国各级行政管理机关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涉海法律法规的空白,到现在相对完善的海洋法律体系的建立,海洋立法工作为我国海洋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海洋法律体系的大树已成形
然而,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粒种子却没能及时生根、发芽。在整整沉寂了34年后,到1992年我国海洋立法工作才得以展开,并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1992年,我国颁布了《领海及毗连区法》。1998年,《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颁布实施。起步很猛,速度很快。”这两部法律,形成了与现代国际海洋法一致的中国管辖海域基本法律制度,为维护海洋权益奠定了重要的法律基础。“这是海洋基本法律制度建设的里程碑,没有这两部法,其他立法都将无从谈起。”王殿昌认为,我国海洋立法工作自此迈出了具有实质意义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海洋管理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1982年,《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并于1999年进行了修订,这是我国海洋管理方面的第一部法律。”王殿昌认为,这部法的出台,为我国的海洋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紧接着,《海域使用管理法》于2001年出台。再加上即将出台的《海岛保护法》,海洋管理的法律体系应该说基本上到位了。”“海洋立法,从一粒种子开始,不断积蓄力量,并最终快速长成了参天大树。”王殿昌表示。
更令王殿昌自豪的是,这个过程仅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这在其他领域或行业中是不多见的。海洋立法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海洋法律意识越来越高了
十多年前,对渔民来说,年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拿着渔竿子去抢滩。那时候,谁的拳头硬,海就是谁的。今天,海域国有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拿到海域使用权证的渔民们,终于可以踏踏实实耕海牧渔了。而带来这些变化的正是一部《海域使用管理法》。在海洋法制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民的海洋法律意识也越来越高了。
“现在看很自然的事,当时争议却很多。”回想起立法之初的情形,国家海洋局海域和海岛管理司副司长吕彩霞说。从1998年承担海域立法工作至今,吕彩霞对立法前后的变化感触良多。“今天我们觉得海域属于国家所有是理所当然的事,但当时单是围绕这个问题就讨论了很长时间。”
“现在,海洋立法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有关海洋基本法和渤海保护法的立法建议一直都没有间断过。这是非常难得的,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国人对海洋地位的认识和海洋法律意识的提高。”王殿昌对立法环境的改变也深有体会。“网上关于海洋立法的呼声也很高。这些都是海洋法律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的动力。”王殿昌补充说。
海洋立法任重道远
“尽管我国海洋法律之树已有了茂密的枝条,并结出了丰硕的果实,但是这还远远不够。目前,我国还亟待出台统领海洋事务的《海洋基本法》,以及出台相应的区域法,如《渤海保护法》等。当然,目前也存在一些单项法律之间的冲突问题。”在充分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海洋立法成绩的同时,王殿昌也认为,在现行管理体制和国际大环境下,海洋立法的阻力仍旧很大,海洋立法工作任重道远。
“即便如此,海洋法律体系必定会越来越完善。”王殿昌对未来的海洋法制建设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