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测,该“怪鱼”长170厘米,重48公斤,鱼头呈三角形、细牙、厚唇像魟鱼,眼、鳍、尾、皮则像鲨鱼,特别是背部中线有一行粗大的结刺,与国家保护动物--中华鲟的体征有些相似。通过仔细查看、比对,该“怪鱼”学名为及达尖犁头鳐(俗称犁头鲨),属尖犁头鳐科,底栖,常常部分埋于水底沙中,1亿8千年前,与鲨鱼为同类,但为了适应海底生活,便慢慢进化成现在模样。该鱼在洞头县海域并不常见,且也不属野生保护动物。
据悉,洞头县海域岛礁众多,常有野生保护动物不慎被渔民捕获,通过近几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渔民保护野生动物意识不断增强,已先后协助县渔业部门救助过中华鲟、玳瑁等各类野生保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