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海洋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在2009中国·青岛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摘要)

来源: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李建国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4:54 

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人类在21世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选择。随着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正式生效和21世纪议程的实施,海洋在全球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世界沿海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海洋发展战略。海洋经济作为一个新的经济领域正在对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产生积极而深刻的影响。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发展,2003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中国第一部 《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技术创新、市场开发和产业培育,我国海洋经济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总量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今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提出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这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新拓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山东省具有发展海洋经济的诸多优势,实施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取得了重要进展。以青岛为龙头,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时机和条件是成熟的。对此,我谈几点看法。

一、坚持整体部署与重点推进并重。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一个领域广阔、体系庞大、内容丰富的战略工程,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既要坚持整体部署,统筹区域布局、资源配置、产业结构等各方面的要素,形成整体发展的合力,又要突出特色,重点推进,培育高点,以点带面,促进整体层次的提升。比如,青岛的海洋科研优势比较集中,要尽快促进科研实力转化为产业实力,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

二、坚持海洋带动、陆域联动并重。要改造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做大做强新兴的海洋产业,科学布局临海产业,培育开发高端产业,努力构建素质高、规模大的蓝色产业体系。同时,要充分利用山东作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基地的基础条件,充分利用陆海之间的资源互补性,集成陆海资源,实施海陆一体化战略,延长海洋产业链,进一步形成以海带陆、以陆促海、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新格局。

三、坚持开发建设与内涵培育并重。海洋资源的开发空间是广阔的,海洋经济发展的内涵是丰富、深邃的。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我们的依托当然是海洋,是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但是,我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型开发之路。要注重对科学精神、创新文化、生态文明等内涵要素的培育提升,要以科学精神把握发展的方向,以创新文化增强发展的动力,以生态文明体现和保障发展的价值,坚持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走内涵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四、坚持机制创新与法制保障并重。要以改革开放的精神来发展海洋经济,坚持解放思想,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努力提高工作效率,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要善于总结经验,把实践证明是成功的、成熟的体制机制上升为法律制度,进一步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坚持在法律框架下依法开发海洋资源,依法发展海洋经济。

五、坚持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中国发展海洋经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比于世界先进国家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世界沿海各国和地区在发展海洋经济方面各有特色和优势,有很多做法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建设半岛蓝色经济区,要在国家战略框架中选准定位、把握机遇、重点突破、形成特色,为国内经济发展增添活力。同时,要放眼世界,以全球高度和眼界审视自我,加强国际合作,提高海洋科技水平,提升海洋经济层次,为世界海洋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的形势下,国际社会的合作将越来越密切。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也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发展海洋经济同样需要国际社会的合作。首届蓝色经济发展国际高峰论坛是一个很好的国际交流平台。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海洋经济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Copyright © 2004-2021 hycfw.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海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