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日照打造水上运动之都 体育成功带动旅游业发展
海洋财富网讯 山东日照,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这一才成立20年的地级市,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773.1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300元,分别是1989年的26.9倍、24.9倍;在2009版中国294个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第98位,在全球500个城市经济增长排名中列第15位。
日照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港口经济、海洋经济、旅游经济等多种经济形式,但作为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城市,就不得不提到它的体育经济,不得不提到其“打造水上运动之都”与群体的成功嫁接,以及对政府就是要解决体育公共服务功能这一观点的充分理解。
不可否认,日照在2003年申办欧洲级、470级帆船世锦赛之前是有顾虑的。“当时想的是承办这些比赛能带来多少直接经济利益,万一赔了怎么办?赛后场馆如果出现九运会那种赛后场馆利用不佳的情况怎么办?压力是很大的。”日照市体育局局长赵文胜16日回忆,“但是我们认识到,不是为办赛事而办赛事。我们非常看重体育的品牌。”
基于上述认识,再加上体育是文化、体育是力量、体育是经济等多种认识的“推波助澜”,日照决定通过体育打造城市名片并且找准了定位——利用近百公里的海岸线,打造水上运动之都。
为了这一目标,日照付出了诸多努力。2005年、2006年,连续承办了欧洲级、470级帆船世锦赛;2007年,创新申办并成功举办了群众性与竞技性相结合的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为此修建的水上运动基地被中国奥委会正式命名为“日照奥林匹克水上公园”;2008年,成功承办了首届中日韩国际大帆船赛,并将连续承办六年;2009年,借全运会东风,建设了室外健身长廊,规划了水上项目体验中心,进一步丰富了奥林匹克水上公园的内容;2010年,第二届全国水上运动会将在此举行,并将增加垂钓、公开水域游泳等适合更多人群参与的群体项目以及多种与水有关的项目(游泳、跳水、水球、铁人三项等)。
承办比赛的同时,日照着重强调了与群众体育的嫁接,这着重体现在奥林匹克水上公园上。该公园投资21亿元,包括万平口生态健身广场、灯塔健身广场、世帆赛基地和水上运动基地,其中前三者是日照的主要景点,而且都与体育有关。为了搞好群体工作,日照成立了38个单项体育协会、俱乐部和700多个全民健身站点;在各区县安装了650处农民健身工程;每年都举行社区运动会、职工运动会、农民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等;群体比赛活动与竞技赛事紧密结合,如2008年中日韩国际大帆船赛期间的中韩武术健身交流等。
为了让日照人真正融入水上运动,日照还采取承办OP级帆船国际夏令营的方式,让孩子们开始玩帆船,令帆船运动不再那么“贵族”。据国际帆联推荐来的法国教练尼娜·马尔尚介绍,其实帆船不难练,两三天就可以掌握基本的技能,而且中国的孩子非常聪明和听话,就更容易学会了。马尔尚还对日照的海域和设施非常赞赏,认为这里完全可以大力发展帆船运动。
赵文胜介绍说,通过这种夏令营和普及班,日照四年来已经培养了近5000名帆船“驾驶员”,其中就有在十一运会帆板预选赛中夺得女子米氏级长距离赛冠军的朱华丽。
日照确实打出了一副体育好牌。借助竞技体育、群众体育的双重攻势,日照游客从2001年的百万人次达到2008年的15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80亿元。作为一种相互渗透,日照在2005年东北旅游招商时还提出了“请老乡回家看世锦赛”的口号。
或许,正是这种成效,让日照愈加亲水,愈加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