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实施渔业资源修复工程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海洋财富网讯 今年以来,青岛市海洋与渔业局大力实施以“利渔、增渔、护渔”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渔业资源修复工程,努力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一、以改善渔业资源生存空间为突破,切实抓好利渔行动。一是把强化海洋环境保护作为改善渔业资源生存空间的主要手段。从严把好海岸、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影响的审核关。近期受理6个新建和扩建海洋工程的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评审申请,对4个项目进行评审。按照《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规定,落实跟踪监测制度,严格控制新建项目污水排放。组织开展了海水水质监测、排污口监测和高频监测等10多项监测,继续保持排污口监测数量、频率在全国沿海城市中的两个“最高”。二是把人工渔礁、海洋牧场建设作为改善渔业资源生存空间的重要手段。积极规划建设大管岛海域、王哥庄海域、斋堂岛海域、石岭子礁海域和崂山海域鱼礁区等5处人工鱼礁区和海洋牧场,年内完成投放礁体12万空方、礁船36艘,建成礁区5万亩。
二、以扩大渔业增殖放流规模为重点,切实抓好增渔行动。一是积极争取资金支持。今年共争取到放流资金900万元,其中,省厅扶持资金300万元,市局安排资金500万元,崂山区海洋与渔业局安排资金100万元,总放流数量超过5亿单位。二是规范完善放流手段,提高放流质量。一方面组织专家对胶州湾、崂山湾东部海域、小岛湾、鳌山湾、古镇口湾和黄家塘湾等青岛近海海域进行科学论证确定放流海域;另一方面通过政府公开招标选取优质放流苗种,严格验收,保证苗种数量和质量。今年共放流中国对虾1.3亿尾,日本对虾3.6亿尾,海蜇3700万只,梭子蟹2500万只,牙鲆20万尾,梭鱼50万尾。截止目前,已放流中国对虾、日本对虾、梭子蟹、海蜇、牙鲆、梭鱼6个水产苗种3.652亿单位。三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影响力。首次面向社会开展放流苗种认购活动,鼓励我市单位和个人通过认购放流苗种、捐助资金、参加放流活动等途径,积极参与到资源修复行动中来,带动全社会共同关注水生生物增殖与海洋生态保护事业。
三、以加大渔业执法力度为保障,切实抓好护渔行动。一是以开展“护渔2009”活动为切入点,重点加强青岛近海海域的巡航及执法检查工作。对禁渔区捕捞、违反渔具规格和幼鱼比例等违规行为和在胶州湾内违规采捕贝类、无证从事捕捞生产等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严厉打击破坏渔业资源行为。二是以“伏季休渔”执法管理为依托,大力保护渔业资源。从重从严依法打击顶风而上的违规者,有效遏制违规出海势头。积极协调公安、边防等部门组织实施联合执法,海上与陆地检查相结合,常规检查和群众举报相结合,扩大检查范围,增强执法力度。上半年,全市共计出海检查400个航次,航程7000余海里,检查渔船1260艘次,查处违规渔船269艘次,罚款和收缴渔业资源赔偿金47.39万元,有效维护了辖区海上渔业生产秩序,保护了渔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