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鲸鲨海龟回归自然家园 北部湾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仪式在琼隆重举行
来源:中国渔业报 发布时间:2015-05-21 02:29:26
海洋财富网讯 6月29日,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政指挥中心、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三亚市人民政府在海南三亚市凤凰岛联合举办“建设南海生态文明,促进渔业科学发展”为主题的海洋生物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农业部渔业局局长李健华,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局长吴壮,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赵中社参加放流。
放流活动向大海投放鲸鲨、海龟、鲎等国家重点保护或珍稀水生野生动物,以及近700万尾(粒)红鳍笛鲷、紫红笛鲷、斑节对虾、珍珠贝、扇贝等高价值经济鱼类苗种。同时,活动主办方联合香港海洋公园、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等专业部门开展鲸鲨(命名为“南海Ⅰ号”和“南海Ⅱ号”)卫星跟踪及海龟标志放流,研究、探索国际濒临绝种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养护策略。
此次放流活动是今年南海首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更是国内首次开展鲸鲨卫星跟踪研究。活动的实施对于改善渔业生态环境,修复渔业资源,维护生态多样性,保护珍稀濒危水生野生动物均有重大意义。
农业部、外交部、公安部、总参谋部等部委相关司局,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海南省人民政府,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及其他相关厅局,广东、广西渔业、公安边防主管厅局,三亚市人民政府,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海南省水产研究所等单位及渔民、企业界代表共300多人参加了仪式。
相关链接
南海Ⅰ号:雄性,约8龄,体长约6.3米,体重1200千克~1250千克;南海Ⅱ号:雄性,约5龄,体长4.3米,体重500千克~550千克。
鲸鲨属于全球性洄游鱼种,分布于温带及热带海域沿岸或外洋,喜于表层巡游。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以及黄海南部;国外分布于热带和温带海区。在我国参照二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实施管理。